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部分

惹他。

果然沒有聽到西屋的任何回應,婉如凝神側耳聽了一下,吐了吐舌頭,拉著榮明正想離開,從裡面忽然傳來了“啪啪”地竹尺抽在肉上的響聲和低低的呼痛聲,估計那個學生正在挨戒尺。

榮明此時的手已經不太痛了,想到屋裡不知是誰正在受罰,他沒來由地忽然咧嘴笑了笑,那笑怎麼看都有點幸災樂禍的味道,心情似乎也一下子好了許多。

“呃,你笑什麼?”婉如突然問,抓著榮明的手緊了緊。

“沒……沒什麼……”榮明沒想到光線這麼暗師姐竟然還是發現了他剛才一瞬間的表情,不由有些慌了,忙一口否認。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這句孔聖人的話榮明可要記住了。”婉如似笑非笑地低頭對他。

“是,知道了……”榮明小聲應道,覺得身上有些燥熱,這個師姐真的太厲害了,好象能看到他心裡去。

任家的廚房在後面臨河處,這樣既可以方便洗濯也可方便取水應用。

廚房朝向東面,東北面靠牆砌了一口兩眼灶,灶邊剩下的豆箕柴攏在一邊;灶邊置一口有蓋大水缸,水缸旁邊放了一隻木桶;灶頭南面放著一隻木頭打造的菜櫃,上下兩層,上層是兩扇鏤空蝴蝶門,裡面三層擱板,下層是實心木板門。中間放著一張八仙桌上,上面四碗菜,三菜一湯,一碗肉丁炒豆腐乾,一碗炒青菜,一碗生拌豆腐,還有一碗是鹹菜豆瓣湯。桌子一面靠牆,其它三面各有一條長凳。

榮明在先生家裡吃過好幾次飯,知道這幾樣菜是先生家飯桌上常見的,雖然比自家的菜要差了些,但師母的廚藝很好,所以他每次都比在家時要多吃一碗飯。

那時塾館先生的待遇並不高,因為朝廷對私塾一向不予撥款支援。所以私塾先生一家子的生計僅靠學子的館鈿金維持。

學生的館金鈿,在年初家長送學生進館填寫關書時就給付了,有分期付的,也有一次性付的,給付多少視先生的學識高低、有無功名、教學質量和學中的學生家長反映好壞而定,象任先生這樣的,啟蒙班蒙童的館金鈿是五百文錢,初成班的學生館金鈿是八百文,摺合成白銀的話,任先生的年薪大約為五、六兩銀子,再摺合成人民幣的話,大約是二千七百多元,象魯榮明這樣時不時的要在先生家裡搭夥吃飯或住宿的,其家長在端午或中秋時再送一隻節庚包,節庚包裡錢的多少沒有定規,全憑家長自己,大方些經濟條件好一些的,就多包點,小氣些經濟條件差一點的就包少一些,先生也不會十分計較。反正多個人吃飯只是加雙筷子而已。

任先生的這點收入要用來維持一家四口一年的生活,所以家裡的開支都要掐算著用,平時吃得穿的自然也比較清苦些。(嗯,如果在看了第二章想穿越到清朝末年的朋友請慎重,須知“穿越有風險,嘗試要謹慎”,如有性急者已穿越了的,請及時買回程票歸來。⊙------⊙)

要雁城的公學,即縣學,也是有的,最早建於唐貞觀年間,以後雖然朝廷更迭皇帝輪流做,但基本上每次改朝換代後朝廷都會下撥錢款修茸縣學,以供雁城學子進學,一直延至晚清。咸豐年間,太平天國起義,英國與法國乘中國內亂聯手進攻清廷,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當時中國境內滿目蒼夷生命塗炭,雁城自然也不能倖免。鴉片戰爭第五年,即一八六一年八月,距英法聯軍在北京搶劫焚燬圓明圓後約一年,受清廷追殺的一隊太平軍逃至雁城,將雁城城內一半房子焚燬,其中就有縣學的房屋。同治五年,局勢穩定下來後,朝廷又撥款重建,但卻移址於城外,因學舍少,收受學子有限,加上路遠交通不便,所以雁城裡許多人家都不願將子弟送入縣學而寧願選擇城內私塾,所以這幾年,雁城的私塾便應運而生,越來越多了。

章節目錄 第五章小師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