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城,唐國皇宮。 今日的早朝,氣氛仍然凝重,畢竟東西防線,全都有些吃緊,林仁肇在苦苦抵擋曹彬大軍的攻擊,蘇宸這邊,則被圍困在潤州,也無法派出兵馬去營救,岌岌可危。 在朝會上,圍繞如何動員南部洪州的兵馬,北上勤王,增兵過來,或者遷都洪州的問題展開。 當年李璟選擇遷都,就是因為金陵城靠近長江太近,沒有戰略縱深,無法拉開防線,只靠一個長江天險防守,過於薄弱,靠近敵人前線過近了,如今真的面臨這個大問題。 但一時間,遷都的事,還是沒有達成共識,有支持者,便有反對者,牽扯重大,很難短期內相互說服對方。 李煜見沒有商議出解決之法,有些無奈,要宣佈退朝。 這時候,魏岑站出來大聲道:“官家,臣有事要奏!” 李煜看了魏岑一眼,問道“魏卿有何事?” 魏岑拱手道:“臣彈劾西路軍統帥林仁肇,東路軍統帥蘇宸,私通敵國,有謀反之心,當革職查辦。” 他說出了這番話,讓李煜和殿內的文武大臣們,都吃驚了一下,這個罪名,不可謂不大了。 李煜蹙起眉頭,問道:“魏卿,此時關乎重大,你可要想好了再彈劾,若沒有真憑實據,彈劾兩軍統帥,便有構陷之嫌了,還會動搖軍心。” 此時,李煜也有些不悅了,因為李煜也知曉,朝中有三種黨派,孫黨、宋黨、新黨,三足鼎立,在李煜的父皇在位期間,就存在了,當時李璟還親口跟李煜交待,黨爭在任何朝代都會存在,如果沒有多種勢力的黨派,都完全無私心聽命於皇帝,彼此不拉幫結派,是不可能的。 若無結派,很可能就會一黨獨大,反而更危險。 黨派多,需要皇帝來平衡,把握好這股平衡駕馭之道,便是帝王權術了。 李煜當然明白,魏岑與其它兩黨不和,反對林仁肇和蘇宸也在情理之中,但是,這個關鍵時候,站出來搗亂,構陷三軍統帥,影響軍心,那邊其心可誅了。 魏岑從衣袖長袍內,抽出了三四封信,說道:“我軍斥候,在兩線各自發現了宋軍將領,給林仁肇和蘇宸送去了書信,其中有沒我軍劫到,從北方送去軍營的密信,裡面有大宋官家趙匡胤寫給蘇宸、林仁肇的親筆書信,在勸降拉攏,看書信內容,已經不是第一封,許諾種種好處,臣以為,此事關乎重大,當立即展開調查,否則,兩線會出現兵變倒戈危險。” 他說完這些,要遞交密函書信。 有宦官走過來,接過書信,呈遞上去交給了龍椅上的李煜。 所有的文武百官,在這個時候,都感到了不可思議。 韓熙載、徐鉉、徐鍇、鍾謨、高遠等人,相互看了一眼,也覺得茫然。 李煜看完了幾封書信後,狠狠的拍在桌案上。 “豈有此理,這真是大宋皇帝趙匡胤,親筆寫給林仁肇將軍的勸降信,還有一份是寫給蘇宸的,以及曹彬寫給林仁肇的書信。宋人已經在招降了,要瓦解我東西防線的主帥。來人,傳下去,讓三省六部、樞密院的人,也都傳閱一下。”李煜讓宦官把書信傳下去。 韓熙載第一個接過信函,有些不敢置信,仍然覺得書信是偽造的。 但他親自看過之後,發現裡面內容的筆法,以及還蓋了趙匡胤的印章,絕對錯不了。 對比過大宋趙匡胤曾發來的親筆書函來看,無論是曾經留下的筆記,還有皇帝的玉璽章,都能對上,說明此信為真。 信函內容,的確是趙匡胤惜才,勸林仁肇將軍放棄抵抗,率軍倒戈,可以到宋國繼續出任大將軍,賜官加爵,而且,看書信內容,不像是第一次,因為裡面提到了許多沒頭沒尾的說辭,是關於關於上一封的內容的延續,這不得讓人懷疑,林仁肇已經與大宋皇帝通訊不止一封了。 而寫給蘇宸那封,也是如此,趙匡胤誇大其詞,對蘇宸讚揚有加,希望他可以順應歷史潮流,歸順大宋,將來能夠建一番豐功偉業云云。 韓熙載把書信傳給了其它人,然後站出來說道:“信雖然是真的,但是我們無法判斷林仁肇將軍和蘇宸是否與北方大宋有歸降的跡象,這只不過是一面之詞,我們當謹慎處理,不能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