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們村裡河面是怎麼分的?”
李向前主動扯開話題,李文秀也就聽著,不過一聽這話,他的心思馬上又活絡開了。
分河?
這是李灣一項大事。
但是一想到明年要來的洪災,李文秀心裡沒來由地就是一陣寒戰。
(求推薦票!)
022 再上縣城
上輩子隨著父母被李文秀帶到身邊之後,梅子河也漸漸只能出現在夢裡面。
分河的確是李灣的頭等大事,揀馬沓子頂多算是湊個熱鬧。
李灣周邊有三面是被梅子河環繞,所以李灣田寡地稀並不罕見。
因為大部分的面積都被水佔了,沿岸的水面自然屬於李灣人的公產,而缺田少地的李灣人,幾十年來一直都是靠水裡出產的東西艱難地生活。
分河到戶,自然是大事。
在李文秀的印象中,這條河並沒有給李灣人帶來太豐饒的生活,反而是98年的那場洪水,讓大多數的李灣人都放棄了世代生活的土地,成為了新的城裡人。
不過在97年,梅子河仍然是整個李灣最具吸引力的資產。
而分河,就是根據每家每戶的人口,透過抽籤的方式,把不同面積和位置的水面分到各家各戶,至於最後怎麼處理,那就是各家當家的自己的主意。
李文秀很清楚,大多數人都會選擇用來養殖水產。
梅子河每隔3年就會重新分配一次,97年正好到了分配的時間。
如果李文秀沒記錯的話,這一次分河,也直接導致了李灣人後來大規模外遷和鄰里關係的破裂。
“還是老樣子,石老三也就這個能耐,這個月底肯定是要抽籤的。”
李文秀自然知道他老子嘴裡的石老三是誰。
李灣一共有三個姓氏,姓李的佔了大多數,約莫30幾戶人家,姓石的也有差不多的數量,人數最少的是前頭姓王的,攏共不過10來戶人家,不到40口人。
整個李灣加起來300口人不到。
石老三是李灣的大隊長,分河這件事,到時候村裡要來人,但是前期的動員工作和準備工作還是要落到他頭上。
李日和這種老實人都能說出他的不是,大體上也可以想象這個人的德行其實並不好。
讓他做大隊長也是無奈之舉,除了他,著實找不出幾個人願意幹這吃力不討好的事。
“爸,回頭我們家抽籤我去!”
李文秀插了句話,李日和也沒有反對。
其實在他看來,反正這家遲早要讓兒子來當,早點出去摔打摔打也是好的。
至於其他的,李日和並沒有想太多。
考大學更是一件非常遙遠的事情,這個時候的李日和根本就沒想到兒子李文秀的將來會跟大學有什麼很密切的關聯。
考上縣二中的確令他有些出乎意料之外,但是縣二中卻並不是什麼頂好的高中,相對於少得可憐的大學率取率而言,自個兒兒子考得上大學的希望並不大。
分河的話題聊得不長,李向前其實一直都是心不在焉的樣子,接著又聊了一會,他也沒多呆,約定了第二天的時間就回去了。
這一次去縣裡李文秀沒有打算賣馬沓子,所以第二天一早,匆匆吃了點粥墊肚子,父子倆就直接去了李向前那邊。
看到王金枝的時候,李日和也沒說話,李文秀倒是主動打了聲招呼。
都是屋前屋後的,抬頭不見低頭見,雖然有些尷尬,但是一直僵著也不是個事。
王金枝也不是全沒見識的,招呼著李文秀拿了兩個雞蛋攤的餅在路上吃。
六輪車轟轟地響起來,這時候天已經大亮了,在路上又遇著幾個熟人搭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