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伯翰感受著下面潮水一般的感謝掌聲,心裡很是享受。
誰不喜歡這種眾人敬仰的感覺呢。
此事也再一次重新整理了他對李仕山的認知。
李仕山這也太會了吧,完全不居功,甚至說是把自己的功勞讓給別人。
先是讓唐博川收穫了一波廣大基層幹部的好感,緊接著又是把修路的功勞給自己。
張伯翰就是有些想不通,李仕山圖什麼。
唐博川是他老上司,是他的靠山可以理解。
可是把這個榮耀讓給自己又是為什麼呢。
李仕山看著張伯翰看向自己有些迷惑的眼神,知道他此時的想法。
功勞和榮譽誰不想要。
是個人都有虛榮心。
別說年輕人,就是年過花甲的老人也喜歡別人的讚揚。
可是現在的自己不行。
他首先就要獲取大家的信任。
這種信任單憑現在的自己不行。
沒人會相信一個年紀才二十出頭的人能做出什麼大事。
嘴上無毛辦事不牢,這是國人的傳統思維。
他必須要借勢,借唐博川的,借張伯翰的。
要讓所有人相信,這事是他們要乾的。
這樣的邏輯太通,大家才會放心。
只要第一件事情落地了,那麼以後自己的政令就會暢通無阻。
哪怕是中層幹部陽奉陰違,他也能跳過這些人,直接指揮基層幹部幹活。
見大家還在議論,李仕山也不阻止,反而是大聲的說道:
“我的話就這麼多,等我把第一件事情做完了,再給大家說後面的事,免得我也變成屁都不響,散會。”
這句話又引的臺下鬨堂大笑,有的人更是帶頭鼓起掌,更有甚者大聲的說道:“李書記,我看好你。”
在會場絕大多數人的鼓掌叫好聲中,李仕山帶著領導幹部們離開了會場。
張伯翰因為手上還有工作並沒有留下吃飯,李仕山讓趙剛把他送回縣委。
在離別前,張伯翰握著李仕山的手,很是感慨的說道:
“仕山書記,你讓我聽到了一次別開生面的就職講話,今後遇到什麼困難,隨時找我。”
此時的張伯翰突然換了一種稱呼,這意味可就不同了。
通常只有關係比較親近的同事,才會如此稱呼。
李仕山對於這種變化很開心,這代表張伯翰已經認可自己。
“謝謝張部長支援。”
李仕山用力的握了握,笑容很燦爛。
他可不敢喊張伯翰,伯翰部長。
第一級別比張伯翰低,第二歲數比他小。
如此稱呼那可是非常不禮貌的行為。
兩人又寒暄了兩句後,張伯翰坐進了車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