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了,省得被這幫傢伙敗事。
杜蘇想了想道:“我也想回去,不過,現在還不是時候,給我半年,半年以後,不管事情怎樣,我都會回去的。”
“嗯……”沈鬱駁心裡也發狠道,“半年,老子也一定要在半年內把一切都拿下。”
……………………………我是馬上就半年了的分割線………………………………………………………
半年後。
戴著墨鏡走出機場的杜蘇享受了一把惡俗電視劇裡明星被追逐的待遇,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盡是尖叫聲和閃光燈的咔嚓咔嚓聲。
和以往幾次偶爾飛回來不同,這次,他是榮歸故里,正式宣佈將要回國發展了。
此時,《星空下》全球上映都已兩個多月了,記者和粉絲們見了他最主要問的還是關於這部電影的問題,實在是因為這部片子獲得的成功太過巨大了。
沾了是在美國本地拍攝裡面的文化也能為美國人所理解的光,《星空下》成為了頭一部以中國人為主演、中國人為導演但是卻獲得美國最佳電影的片子,這還是因為時間關係,之後誰都不知道它還能獲得多少獎項。
票房高的出奇不說,口碑也好的驚人,除了少部分憤憤亂噴口水之外,大部分的人對於劇情、對於演員的演技、對於導演都是讚不絕口。但光是這樣並不能延長一部電影在人們心中的保鮮期,之所以這麼久還沒被人忘記,還是跟它的主題有關,對末日的探討,對末日之下人性的思考,才是人們看完這部影片以後一直所思考的。
這部電影之所以讓人如此津津樂道,更因為孫弩和杜蘇為電影演唱的插曲,僅此一首歌,就讓孫弩一炮而紅,想想泰坦尼克號的那首曲子就知道電影與插曲相輔相成互相推動是怎樣的效果了。聽歌的人會去看電影,看電影的人會去聽歌。雙贏。
由於一下冒出了三個知名度很高的中國人,在西方世界裡,他們被惡俗的成為中國三劍客。
電影上映後的宣傳季裡,一幫人一起上節目,站在人群中就是矚目焦點的林渠和自己不停跳騰的加布里爾都是經常被問到和回答問題的活躍人群,相較而言,杜蘇就要沉默很多,有次節目,主持人問起電影mv中杜蘇唱歌的事,得知杜蘇出過一首單曲,就起鬨要他唱歌,杜蘇就唱了《大悲咒》。
那天剛好杜蘇心情不太好,根本不想搭理人,唱歌得時候一直低垂著眼睛,沒有看下面一眼,現場的人們感覺還不是很強烈,反覆看影片的人就說了,杜蘇低眉唱《大慈大悲咒》的樣子,眼睛裡泛著憂鬱黝黑的光芒,簡直就是“史上最慈悲男人”麼。這個又多出來的搞怪稱號,直讓杜蘇囧到不行。
回國後,杜蘇當然還是和沈鬱駁住在一起,短期內,他的父母還沒有什麼行動,兩人也就樂得裝作什麼都不知道。
因為比較熟悉,賀樹又被小鬱調了回來擔當杜蘇的經紀人,在他的建議下,杜蘇先不接任何片約,不論是電視還是電影的,當前任務就是藉著之前在美國攢下的人氣,積極參加各種綜藝活動,加深觀眾們對於杜蘇的印象。
而且,“蘇”也要抓緊時間在中國開起來。這個反倒變得比較容易,天朝政府對於引進“外資”一向是當做一件政績來爭取的,何況還有沈鬱駁為杜蘇在前方打底。延續在美國時的發展模式,杜蘇還是現在他經常在的那幾個城市各開了一個門臉。
國內早就“嗷嗷”叫嚷了好久的女人男女人們感動的淚流滿面,一個網名叫做非關性別的人就發帖說,這樣才對啊,中國人發明出來的方子,當然要趕緊回來造福中國人吧,美白什麼的,一看就是黃種人更需要,中國女人更需要美,讓中國人變美了,再出去賺小日本和高麗棒子的錢才是正途啊。杜蘇要是不在中國賣蘇一二三號,我就詛咒他,詛咒他愛的人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