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大部分老式的米格戰機都要退役;而原本南韓空軍的一部分主力戰機是不足以守衛更廣闊的領空的;特別是朝鮮聯邦還存著與日本別苗頭的意思;更不能在空軍力量上輸給航空自衛隊。
朝鮮聯邦計劃;購買40架f9影豹重型戰機;同時將fl梟龍的機隊擴充到60架;新一批購入的梟龍將是成飛出產的梟龍30版本;採用小型的ap雷達;並具有更強的動力;增強了多用途的能力。其實在輕型戰機這個需求上;朝鮮還需求更多;不過他們瞧準了自己未來可能會裝備pa…0戰機;所以就壓縮了對中國的戰機進口數量。
除此之外;朝鮮聯邦國防部還對上合組織正在搞得ntpl+劃十分感興趣;由於朝鮮也不是上合組織成員國;所以要是排隊等ntb生產訂單的話;可能會比較慢;所以這方面的問題仍在進行洽談。
另外;朝鮮聯邦海軍也向中國訂購了60噸級的護衛艦;這四艘護衛艦是中國05型護衛艦的微放大改型;從武器配置和作戰效能上都比較類似;朝鮮聯邦方面稱為忠武公李舜臣級護衛艦。其中兩艘在中國生產;兩艘在技術轉移後在朝鮮聯邦生產。同時朝鮮聯邦海軍保留繼續追加訂單的權力。再就是朝鮮聯邦也向中國武船訂購了2型aip潛艇;用以充實水下艦隊。
朝鮮聯邦大張旗鼓的搞軍事改革和裝備更換;自然很吸引世界眼球。而對這個事件感受最深;也有現實擔憂的就是日本。在中國不斷增強甚至朝鮮半島也統一了擴張軍備的情況下;日本保持了幾十年的和平路線;終於也出現了動搖。
第564章 日本跟進
長期奉行和平政策的日本在戰後像是小白兔一樣人畜無害;沒有打過什麼戰爭;甚至是類似搖旗吶喊的角色日本都不會派出戰鬥部隊;只給盟軍提供一部分後勤支援。可是日本人在心性裡就存在著一種好鬥的情結;地狹人稠、資源稀少的生存環境給了他們強烈的危機感;使得日本一旦具備能力之後;就可能向外擴張。
在本位面的環境中;日本的危機感更加地加強了;蓋因中國的迅崛起;不僅在世界範圍內對美國形成了挑戰;在東亞同樣是對日本形成了強大的壓力。日本在二戰後辛苦建立起來的工業;於七八十年代相比美國歐洲國家佔盡優勢;使得美國人不得不搞出了廣場協定這樣的東西;希望恢復貿易的平衡。
可本位面中國工業興起;特別是在很多產業中都與日本的核心產業、拳頭產業重合;對於日本經濟造成了巨大的衝擊。以美國家用車市場為例;中國汽車公司們用了幾年的時間就完成了從一輛也賣不出去到幾十萬上百萬每年的銷量;而美國家用車市場的需求是有限的;中國汽車賣出去了;自然就導致日本汽車賣不出去。以豐田、本田為代表的日本汽車;在美國等市場都生了銷量跳水的情況;從而導致利潤大減。甚至日本的本土市場也面臨了中國車的衝擊;讓日本人急的直撓頭。
這還僅僅是經濟方面的一個體現;中國在強大後對日本的影響遠不止這些。最直接的;也是最不能迴避的一個問題就是中日在近代的宿仇;在中國兩次朝著近代國家和復興道路上稍有起色的時候;日本都給予了中國致命的一擊;尤其是在抗日戰爭;烽火燒遍半個中華;造成了幾千萬軍民的罹難;造成的經濟損失難以估量。
更有幾次慘無人道、滅絕人寰的屠殺事件和慘案;讓中國人對日本人的恨是刻骨銘心。日本有一種典型的加害者擔憂被報復的心理;即便中國和日本建交了;並稱要翻過這一頁;展中日友好關係;但是日本人可不那麼心安理得;總覺得中國可能有一天將昔日日本施加給中國的苦難完全地甚至十倍地奉還給日本。
在中國尚不具備這個國力和軍事實力的時候;日本人還能稍稍放鬆;畢竟一個東海也算是比較安全。可是在中國的國防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