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章 亞歷山大大帝:征服世界的軍事天才

流行,使得士兵們疲憊不堪,開始拒絕前進,要求回家。

面對這種情況,亞歷山大不得不做出艱難的決定。他留下一部分人駐守戰略要地,而將大部分軍隊撤出印度。馬其頓軍隊分兩路回撤,一路由海軍將領奈阿爾科斯率領,取海道沿伊朗海岸入波斯灣;另一路由亞歷山大親自率領,從陸路經伽德羅西亞和卡曼尼亞沙漠而歸。

歸途中,亞歷山大仍面臨著諸多挑戰。他擊敗了不服從他的部落,歷經千辛萬苦才回到巴比倫。回到巴比倫後,他並未停下腳步,而是派人進行了一系列探險活動,包括查明印度河入海口、尋找波斯灣、繪製海岸地形圖等。

然而,儘管亞歷山大在遠征中取得了無數輝煌戰績,但長期的征戰也消耗了他的軍隊。公元前324年初,當馬其頓海陸兩軍會師巴比倫境內的奧皮斯城時,亞歷山大的軍隊已所剩無幾。這場將近10年的遠征,至此畫上了句號。

七、短暫穩定

亞歷山大經過一系列大規模的軍事遠征,成功建立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龐大帝國。這個帝國的版圖橫跨歐亞非三大洲,西至希臘、馬其頓,東達印度河流域,南抵尼羅河第一瀑布,北及錫爾河,其首都設在繁華的巴比倫。

面對這樣一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的帝國,亞歷山大深知統治的艱鉅性。他深知僅憑馬其頓一國的力量難以維持如此龐大的帝國,因此開始著手進行軍隊的改編和融合。從公元前326年開始,亞歷山大就已經開始將按馬其頓軍隊樣式裝備的波斯人編入自己的軍隊中,以增強軍隊的多元性和戰鬥力。

回到巴比倫後,亞歷山大更是進一步推動了東西方文化的融合。他深知希臘民族與其他非希臘民族之間的差異和偏見,但也意識到這些民族同樣具有智慧和才能,值得尊敬和融合。因此,他產生了將帝國的兩部分融為一體的設想,即打破希臘與非希臘的界限,實現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為了實現這一設想,亞歷山大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他不僅在軍隊中大量使用波斯士兵,還在蘇薩舉行了一次盛大的“東西方聯合”宴會,邀請來自各地的貴族和將領參加。在宴會上,他鼓勵馬其頓人與亞洲女子結婚,以促進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八、英年病逝

在巴比倫,亞歷山大正雄心勃勃地籌備著新的遠征計劃,他的目光瞄準了地中海西部和南部地區,尤其是強大的迦太基和新興的羅馬。然而,命運卻在他壯志未酬之時給了他沉重一擊。公元前323年6月初,亞歷山大突然因發熱而病倒,據推測是患上了惡性瘧疾,也有現代研究認為可能是中毒所致。儘管他接受了當時最好的醫療救治,但病情依然迅速惡化。

6月13日,這位年僅33歲的偉大征服者溘然長逝,留下了一個龐大而複雜的帝國,以及一個未竟的征服夢想。亞歷山大在臨終前並未明確指定帝位的合法繼承者,這為他身後帝國的分裂埋下了伏筆。與他最為親近的是一位昏弱無能的異母兄弟,這顯然無法勝任治理如此龐大帝國的重任。

據傳說,在亞歷山大臨終之際,當他的朋友要求他指定一位繼承人時,他含糊地說出了“讓最強者繼承”的話語。這句話如同一顆定時炸彈,引爆了帝國內部的權力爭奪戰。亞歷山大的將領們開始企圖瓜分這個龐大的帝國,各自為政。這種安排引發了年輕軍官們的不滿和反抗,於是一連串的戰爭接踵而至,史稱“繼業者戰爭”。

在這場殘酷的權力鬥爭中,亞歷山大的母親、妻子和孩子都未能倖免於難,他們慘遭殺害,成為了這場爭奪戰的犧牲品。經過多年的戰爭和爭鬥,最終由托勒密、塞琉古和安提柯一世三位勝利者瓜分了亞歷山大帝國的版圖。

:()古代歷史著名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