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9章 貝多芬:音樂之巔的巨人與不屈的靈魂

的經驗,這對他的音樂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1796年8月,貝多芬在《維也納雜誌》上發表了贈送給海頓的三首鋼琴奏鳴曲(op2),這標誌著他在作曲領域的初步成功。然而,就在這一年,貝多芬開始出現耳聾現象,這對他的音樂生涯帶來了巨大的打擊。儘管如此,貝多芬並沒有放棄,而是更加努力地投入到創作中。

1796至1797年,貝多芬創作完成了《c大調第一鋼琴協奏曲》(op15),並在1798年於捷克布拉格首演。這部作品展示了貝多芬在鋼琴協奏曲領域的才華,受到了觀眾和評論家的高度評價。1799年底,霍夫敏斯托將貝多芬的《c小調第八(悲愴)鋼琴奏鳴曲》(op13)予以出版,這部作品以其深情的旋律和複雜的結構,成為貝多芬早期鋼琴奏鳴曲的代表作。

1800年4月,貝多芬的《第一交響曲》(op21)和《降e大調七重奏》(op20)在維也納皇家宮廷音樂會上首演。這兩部作品的演出非常成功,進一步鞏固了貝多芬在維也納音樂界的地位。1801年,貝多芬創作完成了《升c小調第十四(月光)鋼琴奏鳴曲》(op27 no2),並題獻給朱麗塔·吉米爾茨伯爵夫人。這部作品以其獨特的旋律和情感表達,成為了貝多芬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同年,他還完成了《絃樂五重奏》(op29)和《絃樂四重奏》(op18),進一步豐富了他的室內樂作品。

,!

1802年,貝多芬的聽力問題愈發嚴重,他不得不暫時離開維也納,到海利根施塔特度假。在那裡,貝多芬經歷了激烈的內心掙扎,寫下了著名的《海利根施塔特遺囑》。在這封遺書中,貝多芬表達了他對未來生活的悲觀情緒和對聽力喪失的絕望。然而,經過一番思想鬥爭,貝多芬最終決定不向命運低頭,他完成了《第二交響曲》,並重返維也納。

三、成熟時期

1803年,貝多芬的創作進入了成熟時期。這一年,他完成了多部重要作品,其中包括神劇《基督在橄欖山》和《a大調克魯採小提琴奏鳴曲》的首演。《基督在橄欖山》是一部充滿戲劇性和宗教情感的作品,展示了貝多芬在大型聲樂作品方面的才能。《a大調克魯採小提琴奏鳴曲》則以其複雜的技術要求和深刻的情感表達,成為小提琴文獻中的經典之作。同年,貝多芬還完成了《第三鋼琴協奏曲》,這部作品在技術和表現上都達到了新的高度,進一步鞏固了他在鋼琴協奏曲領域的地位。

1805年4月,貝多芬的《第三(英雄)交響曲》在維也納首演,貝多芬親自擔任指揮。這部作品原計劃獻給拿破崙,但因拿破崙稱帝,貝多芬憤怒地撕掉了題詞頁,改為《英雄交響曲》。《第三交響曲》以其宏大的結構和深邃的內涵,標誌著貝多芬創作進入成熟階段,成為他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同年11月20日,貝多芬的歌劇《費德里奧》在維也納皇家劇院首演。這部歌劇以拯救主題為核心,展現了貝多芬對自由和正義的追求,儘管首演並不成功,但經過修改後,最終成為貝多芬唯一的歌劇傑作。

1806年,貝多芬的創作進入了高峰期。這一年,他完成了《拉茲莫夫斯基絃樂四重奏》、《第四鋼琴協奏曲》、《第四交響曲》以及小提琴協奏曲。《拉茲莫夫斯基絃樂四重奏》以其豐富的和聲和複雜的結構,成為貝多芬室內樂作品中的傑作。《第四鋼琴協奏曲》和《第四交響曲》則以其優雅和抒情的風格,展現了貝多芬在不同體裁中的多面性。小提琴協奏曲更是貝多芬唯一的小提琴協奏曲,以其優美的旋律和高超的技術要求,成為小提琴文獻中的經典之作。

1808年12月,《第六(田園)交響曲》在維也納劇院舉行了首演。這部作品以自然風光為背景,透過音樂描繪了鄉村生活的寧靜與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