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圖迫使王恕離開雲南。
在此關鍵時刻,因與權臣汪直 不 合 ,商輅、項忠等正直朝臣相繼被罷免,朝廷內部的政治平衡發生了微妙變化。王恕因此被調回南京,負責都察院事務,這實際上減弱了他對錢能案的直接影響力,使得針對錢能的彈劾未能得到徹底解決。儘管如此,王恕在雲南的九個月時間裡,以其雷厲風行的作風和正直無私的品質贏得了廣泛尊重,不僅使得黔國公沐琮等地方官員心生敬畏,還有效地震懾了外部勢力的侵擾企圖。他洞察到安南接納叛人、派遣間諜、籌備兵器的陰謀,及時請求增設副使,強化邊防,確保了雲南邊界的穩定,未讓敵人得逞。
王恕在雲南期間,共 上 疏 二十次,每一份奏摺都充滿了對國家安危的憂慮和對正義的執著追求,其聲望和正直的名聲響徹朝野,成為一時佳話。儘管他在雲南的任期不長,但其一系列果斷有力的措施,不僅遏制了貪腐勢力,也鞏固了邊疆的安寧,展現了古代官員忠誠為國、勇於擔當的精神風貌。
三、屢上諫言
王恕在南京任職兵部尚書期間,其正直無私的作風進一步展現,他嚴格選拔官員,杜絕私人請託,雖然因此引起一些同僚的不滿,但他堅持原則,不為所動。面對錢能的持續詆譭,憲宗皇帝對王恕的多次直言勸諫漸感不悅,遂將他調任右副都御史巡撫南畿,負責南畿地區的政務與防務。
在南畿,王恕針對官田與民田稅收不公的問題進行了改革,適當減輕了貧民負擔,增加了官田的收益,以求平衡。他還解決了常州地區糧稅超額徵收的問題,透過調整稅賦,既緩解了朝廷的財政壓力,又減輕了百姓的負擔。在遭遇水災時,他不僅奏請免除了大量秋糧,還組織了大規模的救濟活動,救助了數以百萬計的災民,展現了其深厚的民本思想和高效務實的治理能力。
同時,王恕對當時宦官橫行、濫用權力、搜刮民脂民膏的行為深感痛心,他多次 上 疏 朝廷,揭露這些不法行為的危害,尤其是對宦官王敬及其黨羽的橫行霸道進行了堅決的鬥爭。當王敬一行人在江南各地肆意妄為,王恕毫不猶豫地 上 疏 彈劾,列舉其罪狀,最終促使憲宗皇帝採取行動,嚴懲了王敬及其黨羽,斬首示眾,彰顯了法律的尊嚴和正義的力量。
儘管王恕在南京任職期間,面對重重阻力和權貴的忌恨,他依舊保持了剛正不阿的本色。當林俊因直言遭囚,王恕再度挺身而出,為林俊辯護,反對不必要的寺廟建設浪費國庫,他的正直言論雖然惹得憲宗不悅,卻贏得了百姓的廣泛尊敬和愛戴。王恕的每一次上疏,幾乎都成了民間期待正義的象徵,他的名字在民間傳唱,成為清廉官員的代名詞。
王恕一生中,累計應詔陳述政事二十一次,提出建議三十九次,每一次都力圖糾正時弊,抑制權貴的胡作非為。他的堅持和勇氣,讓他成為了那個時代的一面旗幟,儘管也因此樹敵眾多,甚至引起了憲宗皇帝的厭煩,但王恕的名聲卻越發響亮,被百姓譽為“兩京十二部,獨有一王恕”,其清正廉潔、勇於擔當的形象深入人心,成為了後世官員的楷模。
四、被迫致仕
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明憲宗啟用了一種特殊的官員任命方式——傳奉官,即透過直接由皇帝口頭或書面命令的方式授予官職,這種方式往往繞過了正規的科舉或薦舉程式,導致大量官員素質參差不齊,甚至有貪汙腐敗之輩混入官場。對此,王恕秉持一貫的耿直風格,對這種做法提出了更為激烈的批評,他認為這不僅破壞了正常的選官制度,更是對國家治理的長遠傷害。然而,憲宗對王恕的進諫非但沒有采納,反而因頻繁的直諫感到不悅,雙方的矛盾日益加深。
王恕在朝中早已享有崇高的聲譽,其正直不阿、勇於直言的形象深入人心,此前已被加封為太子少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