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著複雜的黨派考量,旨在避免熊廷弼進入權力中心。然而,熊廷弼的到來,給南直隸的學界帶來了劇烈的變革。他以剛正不阿的態度,整頓學風,鼓勵務實學問,對那些沉迷於形式主義計程車子進行了嚴厲的批評與糾正。這種雷厲風行的作風,雖然贏得了部分寒門學子的擁戴,但也觸怒了當地的權貴階層,尤其是東林黨人,他們視熊廷弼的舉措為對其勢力的直接挑釁。
在熊廷弼的治理下,南直隸計程車風逐漸轉向務實,但這也引發了一系列的矛盾與衝突。最為人所知的便是與梅宣祚、湯賓尹等人的糾葛,以及後續的芮永縉事件。熊廷弼對梅宣祚家族的不當行為進行嚴懲,體現了他鐵腕治學的決心。然而,這一事件最終演變成一場政治風暴,荊養喬在離職前對熊廷弼的彈劾,將他推向了輿論的風口浪尖。儘管調查證實熊廷弼並無不當之處,但此事依然影響了他的仕途,使他被迫離開官場,回到家鄉。
熊廷弼在家鄉的幾年間,遠離了政治的喧囂,專注於民生事務,如修橋築堤,過著一種半隱居的生活。直至萬曆四十六年,努爾哈赤起兵,遼東局勢再度惡化,熊廷弼的名字重新被提及。儘管楊鎬試圖阻止熊廷弼的復出,但薩爾滸之戰的慘敗,使得朝野上下一致呼籲起用熊廷弼。萬曆四十七年,熊廷弼終於被任命為大理寺左寺丞兼河南道監察御史,負責安撫遼東軍民。不久之後,隨著開原的陷落,熊廷弼被正式任命為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僉都御史,經略遼東,承擔起了挽救遼東危局的重任。
四、臨危受命
萬曆四十七年,熊廷弼臨危受命,肩負起挽救遼東危局的重任。當他帶著尚方寶劍奔赴遼東時,鐵嶺已經陷落,局勢異常嚴峻。沿途所見的遼東軍民向西逃散,熊廷弼立即採取措施,派遣使者勸阻,穩定人心。到達遼陽後,他果斷地逮捕了企圖攜家眷逃離的前知州李尚浩,要求富戶將家眷遷回城內,此舉有效穩定了民心。
面對遼東軍力薄弱,火藥稀缺的困境,熊廷弼採取了一系列強硬措施,包括處決逃將和貪將,設立祭壇哀悼陣亡將士,親自前往瀋陽部署防禦。然而,遼東軍隊的戰鬥力令人擔憂,瀋陽守軍在得知北關陷落後,紛紛逃離,熊廷弼審時度勢,採納了“並沈保遼”的策略,集中兵力守衛遼陽,調整了瀋陽的防禦部署。
在努爾哈赤攻擊沈陽時,熊廷弼親臨前線督戰,雖然明軍在蒲河所遭遇敗績,但最終守住了瀋陽城,這場戰役雖小,卻讓熊廷弼看到了士兵勇氣的復甦。他在守遼東的一年中,不斷催促朝廷增派援軍和糧餉,但進展緩慢,這讓性急的熊廷弼倍感焦急,他直言不諱地批評朝中大臣的不作為,甚至質問是否還有人關心遼東的存亡。
熊廷弼的直言激怒了朝中某些人,尤其是神宗駕崩後,彈劾之聲四起。太常寺少卿姚宗文首先發難,指責熊廷弼應對後金騷擾的不當和管理上的失誤。隨後,明熹宗即位,對熊廷弼的批評和彈劾繼續升級,御史顧慥和馮三元接連上疏,列舉了熊廷弼的諸多罪狀。最終,吏部尚書周嘉謨等官員決定罷免熊廷弼,他於萬曆四十八年十月十七日與新任經略袁應泰交接,離開了遼東。
熊廷弼的離任並非終點,朝廷還派朱童蒙去遼東查勘其任期內的過失。朱童蒙的報告對熊廷弼的評價較為正面,認為他在遼東的功績遠大於過失,肯定了他保全遼東數萬生靈的貢獻。熹宗據此下旨,嘉獎熊廷弼“力保危城,功不可泯”,並決定適時起用。然而,熊廷弼的命運並未因此而改變,他的政治生涯依舊充滿波折,最終因朝廷的黨爭而陷入不幸的結局。
五、再任經略
天啟元年,遼東局勢再度惡化,遼陽、瀋陽相繼淪陷,袁應泰等官員殉國,遼東形勢一片混亂。閣臣劉一燝將此歸咎於先前罷免熊廷弼的決定,呼籲朝廷重新起用這位經驗豐富的將領。面對遼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