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從三十二歲開始踏入政壇,僅用十七年時間就完成了從內閣中書到直隸總督的跨越,這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中是非常罕見的。
三、開墾海塘
乾隆十三年(1748年),方觀承被任命為浙江巡撫。在他擔任這一職務期間,方觀承特別關注海塘工程的維護與開發。海塘是保護沿海地區免受潮汐侵襲的重要屏障,同時也是沿海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
方觀承多次親臨海塘施工現場,實地考察工程進展及周邊環境變化。透過細緻的勘察,他發現海塘引河的部分地段由於泥沙淤積,已經轉變為可以耕種的土地。這一發現對於解決當地農民的土地需求具有重要意義。
為了充分利用這些新形成的土地資源,方觀承組織了詳細的勘驗與丈量工作。經過反覆測量和評估,最終確定了大約三十五萬餘畝的土地適合開墾。方觀承隨即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確保這些新開墾的土地能夠合理分配給當地的貧民,使他們能夠擁有耕種的土地,從而改善生活條件。
,!
這一舉措不僅解決了部分農民的土地需求,也提高了海塘區域的經濟效益。方觀承將這一成果整理成奏疏上報乾隆帝,得到了皇帝的高度讚賞與肯定。
四、治理水利
乾隆十四年(1749年),方觀承升任直隸總督,肩負起治理直隸省五大河流的重大責任。在這五大河流之中,永定河因其複雜的地理環境和頻繁氾濫的特點,成為了最為棘手的問題。上任伊始,方觀承即向乾隆帝上疏,提出“永定河自六工以下,河形高仰,請就舊有北大堤改移下口,使水行地中,暢通無阻”的治理方案。這一提議旨在透過改變河道走向,降低洪水風險,保證水流順暢。
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帝將江南河道總督高斌提交的“豆瓣集漫口圖”展示給方觀承,指示他參考該圖治理永定河。然而,方觀承認為永定河與豆瓣集的情況存在顯著差異:豆瓣集屬於中河餘水漫溢,可以在水流較緩的地方進行施工;而永定河的情況則複雜得多。永定河的南側為月堤缺口,北側為大堤漫口,兩者相距甚近。因此,僅僅堵塞月堤並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導致河水無處排放,增加水患的風險。基於這一分析,方觀承主張應優先堵塞漫口。
乾隆十八年(1753年),方觀承進一步提出了一項更為具體的治理措施——在永定河北岸六工尾開堤放水,讓河水經鳳河流入大清河。這一措施旨在透過分流減少永定河的水壓,減輕洪水威脅。同時,他還建議在下口北埝外建造遙埝,用於均勻分佈水流和沉積物,並加固鳳河東堤,使其與遙埝相連,形成有效的防護體系。
方觀承的這一系列治理方案得到了乾隆帝的認可和支援,並被付諸實施。
五、備受寵信
方觀承在擔任直隸總督期間,因其清正廉明和嚴謹的辦事風格,深受乾隆帝的信任與器重。他擔任這一要職長達二十年之久,其間不僅處理了大量的政務,還多次得到了乾隆帝的嘉獎與支援,顯示出其在朝中的重要地位。
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天津等地出現積水問題,作為直隸總督的方觀承未能及時察覺並處理,按照常理,這種情況應該導致他被免職。然而,乾隆帝卻對方觀承給予了寬容,未予嚴厲處分。這表明乾隆帝對方觀承的能力和為人有著高度的信任,認為他並非故意失職,而是由於政務繁忙所致。
緊接著,在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又有御史吉夢熊和朱續經先後彈劾方觀承,指責他包庇下屬的不法行為。此類指控通常會導致嚴重的後果,但在這種情況下,乾隆帝不僅未對方觀承加以責備,反而採取了保護措施。乾隆帝的態度反映出他對方觀承的評價非常高,認為他是一位值得信賴的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