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英和的改革之路並不平坦。在他擔任戶部尚書期間,提出了許多旨在改善財政狀況和提高行政效率的改革措施。這些改革包括清理府州縣的養廉銀製度,旨在減少不必要的開支,並確保地方官員的廉潔。然而,這些舉措觸及了許多官員的利益,因此遭遇了廣泛的反對。反對者認為,這些改革會動搖現有的利益格局,影響他們的既得利益。
面對來自各方的壓力,英和堅持自己的立場,希望透過對制度的改良來推動國家的進步。然而,由於反對聲音過於強烈,英和最終不得不接受現實,被排除出了軍機處。這對他個人來說是一個沉重的打擊,但對於英和而言,這只是暫時的挫折。
即使不再擔任軍機大臣,英和仍然在其他領域繼續發揮著重要作用。他利用自己的經驗和智慧,在解決實際問題上取得了顯著成效。尤其是在南糧北運的問題上,英和提出了創新性的解決方案。由於河道決口導致糧食運輸受阻,英和建議採用分次海運的方式,確保北方地區的糧食供應不受影響。這一方案得到了皇帝的批准,並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
五、命運多舛,晚節不保
道光六年(1826年),英和接到了一項極為重要的任務——監修道光帝皇后陵寢。這項工程不僅關係到皇后的安息之所,更是體現皇家尊嚴的重大工程。英和深知此事的重要性,全力以赴地投入到監修工作中。
然而,命運總是充滿變數。在工程完成後不久,即道光八年(1828年),陵寢的地宮出現了滲水現象,導致孝穆皇后的梓宮受損。這一意外不僅震驚了整個朝廷,也讓道光帝旻寧感到極度憤怒。皇后梓宮受損意味著對皇家的極大不敬,這在當時被視為極其嚴重的失誤。
道光帝得知此事後,立即下令徹查原因,並對相關責任人進行了嚴厲的處罰。英和作為主要負責人,首當其衝。旻寧認為英和在監修過程中未能盡職盡責,導致了這樣的悲劇發生。為此,英和被革職查辦,並被要求承擔鉅額賠償。
不僅如此,英和的家人也受到了牽連。他的兩個兒子——兵部侍郎奎照和通政使奎耀,都被革職查辦。此外,道光帝還下令抄沒英和的家產,並要求賠償白銀兩。這一系列嚴厲的處罰讓英和的家庭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英和及其家人不僅失去了所有的官職和財產,還被髮配至黑龍江,承受著極大的身心壓力。
六、文采斐然,終獲赦免
即便在流放期間,英和也未曾放棄對學術和文化的追求。他在黑龍江齊齊哈爾的歲月裡,面對嚴苛的環境和生活的艱辛,依然堅持著書立說,留下了大量的文獻資料。這些作品不僅記錄了當地的風土人情,還反映了他個人的文學修養和歷史洞察力。
在齊齊哈爾期間,英和編撰了《卜魁紀略》,詳細記載了當地的地理風貌、風俗習慣以及人文歷史。這部著作不僅為後人提供了寶貴的歷史資料,也成為研究東北地區文化的重要文獻。此外,他還創作了《卜略城賦》,透過賦這種文體的形式,生動描繪了齊齊哈爾的自然景觀和社會風貌,展現了他深厚的文學功底。
英和還著有《恩福堂詩抄》及其外集,這些詩歌集不僅記錄了他個人的情感世界和思想歷程,也反映了他對時代變遷的感悟。他的詩歌風格獨特,既有對自然美景的讚美,也有對社會現實的深刻反思,展示了他在文學創作方面的卓越才華。
除了詩歌和地方誌,英和還編撰了《恩福堂筆記》和《恩福堂自訂年譜》,記錄了自己的生平事蹟和學術思考。這些筆記和年譜不僅為後人提供了了解英和生平的重要線索,還展示了他在歷史研究方面的深厚造詣。
道光十一年(1831年),英和終於迎來了人生的轉機。這一年,他獲得了赦免,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