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官進爵到革職流放,再到最後的迴歸與退休,每一步都深刻反映了清朝官場的風雲變幻。
嘉慶九年(1804年),鐵保因漕運管理得當,被加封為太子少保,這是對他政績的肯定,也是他仕途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然而,好景不長,同年因運河水淺導致漕運受阻,鐵保雖被革職留任,但這一事件無疑給他敲響了警鐘,提醒他在官場中需謹慎行事。
次年,即嘉慶十年(1805年),鐵保迎來了仕途的又一高峰,被升授為兩江總督,負責審理安徽壽州武舉人張大有下毒害死侄子的案件。然而,在案件審理過程中,因蘇州知府周鍔受賄輕判,以及安徽巡撫初彭齡嚴格執法,鐵保作為上級官員,被連坐剝奪官銜,降為二品頂戴。但幸運的是,他很快便官復原職,這次風波雖然驚險,卻並未對他的仕途造成致命打擊。
嘉慶十二年(1807年),鐵保在填報上疏中提議八旗兵以米代俸,折發錢鈔,這一改革建議卻遭到了朝廷的訓斥,認為他擅自修改規定,再次將他革職留任。儘管如此,鐵保並未因此氣餒,他繼續積極上書討論治河事務,提出了一系列切實可行的建議,如改建王營削減堤壩、修築擋水堤壩等,這些建議最終被朝廷採納並實施,體現了他在水利治理方面的卓越才能。
然而,命運似乎並不打算輕易放過這位才華橫溢的官員。嘉慶十四年(1809年),山陽縣令王伸漢冒賑案爆發,鐵保因監管不力被免職,流放新疆。這次流放,對鐵保來說是一次沉重的打擊,但也是他書法藝術達到新境界的契機。在流放期間,他堅持臨摹古法帖,最終刻成了《惟清齋帖》,為後世留下了寶貴的書法遺產。
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鐵保得以回京,但在林清事變中,因極力追查通匪太監,再次被革職流放吉林。道光初年,鐵保終於告病退休,結束了他波瀾壯闊的仕途生涯。道光四年(1824年),這位歷經滄桑的官員在家中安然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