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較為務實和溫和的態度,但這並沒有贏得所有人的支援。相反,他在與英國交涉過程中的表現,特別是簽署《南京條約》的舉動,在國內引起了一系列的爭議。許多人認為,耆英過於迎合英方的要求,損害了國家的尊嚴和利益,這種觀點在民間和朝堂上都有所反映。
在《南京條約》簽訂後,耆英繼續擔任重要的外交職務,負責處理與西方國家的關係。然而,他在處理這些事務時仍然堅持了較為妥協的態度,這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民眾的不滿情緒。尤其是在處理廣東地區的局勢時,耆英的做法被認為是對英人的過度讓步,而忽視了普通百姓的感受和權益。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耆英作為欽差大臣前往廣東商議通商章程。在此期間,他與英國人協商了關於廣州開埠的具體細節,並同意允許外國人在廣州設立領事館,並可以進入廣州城。這一決定引發了當地居民的強烈反對,他們擔心外國人進入城市後會對當地的傳統生活方式造成衝擊。儘管耆英試圖透過各種方式來安撫民眾的情緒,但效果並不理想。
進入咸豐年間,隨著第二次鴉片戰爭的爆發,耆英再次被派往前線處理與英法等國的外交糾紛。這次戰爭中,英法聯軍攻佔了廣州,並進一步深入內地。在廣州陷落後,耆英被發現曾向朝廷隱瞞了部分實情,這進一步加深了朝廷對他處理事務能力的懷疑。
咸豐八年(1858年),英法聯軍進攻天津,要求修改條約。清廷派遣耆英前往天津進行談判。然而,由於英法方面對耆英以往的妥協態度持有反感,拒絕與他會面。耆英在未得到朝廷明確指示的情況下擅自離開,返回通州,這使得他在朝野內外的形象進一步受損。最終,由於其在處理外交事務中的失誤,以及對民眾情緒的不當處理,耆英受到了嚴厲的指責。
咸豐皇帝對耆英的處理結果非常不滿,認為他不僅未能有效地維護國家利益,反而在關鍵時刻表現出了軟弱。因此,耆英被剝奪了所有官職,並最終被迫自盡
結語
耆英一生經歷了清朝由盛轉衰的關鍵時期,他的決策直接影響了當時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內部穩定。雖然他在某些歷史學者眼中被視為一個妥協主義者,但也不可否認他在艱難時期為維護國家利益所作出的努力。耆英的故事反映了晚清政府在面對外來壓力時所面臨的困境,同時也展現了個人在歷史洪流中的無奈與掙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