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李泰曾揚言若自己繼位,將殺子以傳位於胞弟晉王李治,這一言論觸動了李世民作為父親最敏感的神經。李世民深恐如此爭奪儲位之舉會導致骨肉相殘,為了避免重蹈歷史上殘酷奪嫡的覆轍,同時也出於對其他兒子安危的考慮,最終決定拒絕冊立李泰為太子。
在權衡利弊之後,唐太宗痛下決心,一方面廢黜了李承乾的太子之位,另一方面也將原本有望成為新太子的李泰降封為東萊郡王,並將其遠謫至均州,以此斷絕其對皇位的念想。此舉旨在確保皇位繼承平穩過渡,從而選擇了性格相對溫和且不會引發嚴重內鬥的晉王李治為新的儲君。
五、晚年生活
李泰晚年在遠離權力中心的封地度過,雖然遠離了朝廷的繁華與喧囂,但他在地方積極興辦教育,推動文化發展,展現了另一種形式的社會擔當。歷史學家們對李泰的評價多元而複雜,既肯定其在學術文化上的傑出貢獻,又對其在皇權鬥爭中的表現持有審慎批判的態度。總的來說,李泰是一位集學者、藝術家和皇族成員多重身份於一身的歷史人物,他的生平事蹟為中國封建社會的政治文化和家族倫理提供了豐富的研究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