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要比梁軍差很多的。
而最致命的一點在於,他們晚了一步,虎牢關先被梁軍拿下了。
如果竇建德能夠先一步拿下虎牢關,那麼即便是梁太宗恐怕也無計可施,只能暫時退兵,之後再徐徐圖之。
只可惜兵貴神速,有時就是差了那麼十幾天,最後的結果就是天壤之別。
但竇建德有他的優勢,那就是人多。
梁太宗帶的玄甲軍只有三千五百人,據守在虎牢關;而竇建德的大軍則是有十萬之眾。
但或許是因為人數的問題,讓竇建德產生了錯覺。
他在河邊擺出一字長蛇白給陣,在汜水對岸,隔著這條小河跟虎牢關上的梁軍對峙。這些士兵鼓行而進,可謂是聲勢壯大。
虎牢關地處要衝,北邊是黃河,東邊緊鄰關隘的地方就是一條小河汜水,而南方則是鵲山。
也就是說,竇建德命令自己的大軍在汜水對岸幾乎是把每一寸土地全都給占上了,大軍列陣,綿延不絕。
從事後來看,這顯然是個白給的決策,但竇建德也並不是一個完全不知兵的人,他做出這個決定顯然也有他的考量。
這其實是一種心理攻勢。
其實這一仗如果把梁太宗換成另外其他的一個什麼將領,就會發現竇建德的這個佈陣並不一定會造成什麼嚴重的後果。
在汜水對岸列陣、鼓行而進,做出即將大舉攻城的架勢,雖然談不上什麼特別優秀的方略,但在一般人看來,卻也不算什麼大錯。
虎牢關易守難攻,貿然攻城如果久攻不克的話,梁太宗突然帶著騎兵殺出,結果也還是一樣的。
所以,竇建德並沒有貿然攻城,而是在汜水對岸列陣。
一方面,雙方隔著汜水,梁軍想要打過來,就得先渡過汜水;另一方面,竇建德這邊已經是成型的軍陣,對方強行渡過河水衝擊,不見得能佔到什麼優勢,甚至可能陷入焦灼,反過來被竇建德給拖住。
所以,竇建德多半判斷,秦王不會出戰。
畢竟雙方的人數是三千五百人對十萬人,在竇建德看來,他輸得起,但秦王輸不起。
那麼,如果將“秦王多半不會出戰”這一點納入考量的話,竇建德的這種列陣方式就可以給梁軍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
設想一下,你們只有三千五百人,雖然佔據著虎牢關,但登高望遠,只看到敵人的軍隊佈滿河岸,列陣鼓行而前,陣容整齊、軍威大盛,而你方將領嚴令不得出戰,只能在城上戰戰兢兢地看著……
這必然會對雙方計程車氣有所影響。
如此一來,等竇建德率領夏軍真正開始攻城時,就能夠佔據一定的優勢。
只不過他無論如何也想不到,秦王真的敢用三千五百人去衝十萬大軍。
而且是強行渡過汜水,去衝擊已經列陣完成的十萬大軍!
從事後來看,秦王的這一手,屬於神仙仗,一般將領別說打出來,連想都不敢想。
秦王先是堅壁不出,而後,在看到夏軍計程車兵因為天氣炎熱而紛紛坐地喝水之後,瞬間捕捉到稍縱即逝的戰機,帶領騎兵突然殺出!
而竇建德此時正在中軍與諸將開會,直接被秦王帶著騎兵衝到近前,倉皇逃跑,而夏軍的戰線就此土崩瓦解,十萬大軍被秦王追了三十里,竇建德也被生擒。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這個時候夏軍士兵敢坐地喝水?為什麼竇建德敢在這個時間在中軍大帳開會?
顯然,他們都不認為秦王敢衝出來,甚至將“梁軍會長時間在虎牢關中堅守、不會出來”這一點當成了必然發生的事實,所以才造成了這樣的結果。
只能說,竇建德的佈置並無太多不妥,如果對方是個別人,他贏下來的機率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