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坐在輪椅之上了。馬老師病退後,現在一般都會窩在書房,讀讀書,寫寫東西。俞飛想著,此刻她老人家或許就在案前,而她的桌案上是有臺電話的,而且就算她此刻不在,比起扭傷了的玲玲,顯然她接電話也更方便,這樣就不會招惹到玲玲了。所以,俞飛便試著打了過去,間接瞭解一下陶玲玲的情況。
這位馬老師,名叫馬玉茹,是陶玲玲的母親。早年上山下鄉,插隊落戶,後返城回到海安,被安排在向陽福利院工作,也就是聖福堂幼兒園的前身。她從一名普通保育員,一直做到院長。後來福利院改制成了幼兒園,她又做了首任園長。
她的丈夫,也就是陶玲玲的父親,當年是在市府機關當個小科員,兩人是經人介紹相戀成婚的。只可惜,在玲玲7歲時,這位前途無限的公務員,在一次見義勇為中,跳進冬天徹骨的河水去救人,之後就一病不起,甚至沒能熬到第二年的開春就去世了。
男人死後,他的事蹟受到媒體的大肆褒揚,在那半年裡成為海安市熱切宣傳與學習的物件,國家也在男人離世後不久便追封他為烈士。馬玉茹作為烈士遺孀自然受到許多特別照顧,就在這段期間,她被提升到了副院長的職位,不久又順理成章地接過光榮退休的老院長的位子成為了一位年輕的新院長。
卻不曾想,在做保育員時工作勤勤懇懇卻沒什麼亮點的馬玉茹,在院長的位子上卻表現出了她傑出的才幹。非凡的能力與積極樂觀的心態,還有親和的為人使她受到上上下下的一致認可。教委曾幾次想讓她去教育局工作,她卻都婉言謝絕了,說是更喜歡也只會在福利院裡和孩子們打交道。陶玲玲也從小受母親的影響,特別喜歡小孩子,高考時也就報考了師範的幼教專業。一畢業,就進了聖福堂幼兒園工作,當然這也是馬玉茹給安排的。
但不幸的是,前年,馬玉茹被查出得了骨癌,右腿被迫截肢。在度過了起初的消沉階段後,她又恢復到了以往的積極樂觀的狀態了,這讓許多人在驚訝之餘也由衷讚歎馬老師的良好心態。不過,再好的心態也無法改變截肢的事實,她不得不被迫離開她不捨的教育事業,教委特別照顧她,給她提前享受退休的待遇。她也以“終於可以安心下來多讀讀書”來寬慰自己和關心她的人,而且,她也真的就是每日讀書不倦。還在陶玲玲的指導下學會了上網,每日固定上網看看新聞什麼的,日子過的挺充實。
馬玉茹是很喜歡俞飛的,覺得這小夥子有衝勁有幹勁,為人正直又有正義感,這些都是在俞飛和陶玲玲熱戀期間直接觀察和透過陶玲玲口述知道的。但最讓她欣賞的是,這個小夥子心地非常好,又重感情。在俞飛和玲玲相戀時,他常會抽空來家裡幫著這對孤兒寡母做些男人乾的粗活。馬玉茹病退後要定期去醫院複查,俞飛也總是會想辦法抽出時間親自開車來接,醫院裡跑上跑下的全程服務。如果說這些在他們相戀期間,可以理解為是正常的“拍丈母孃馬屁”的行為的話。那麼,俞飛的不同之處在於,當他和陶玲玲分手後,他還繼續照顧著他的馬老師,還關照她不要告訴陶玲玲,如果玲玲問起,就說是社群幫困助老隊來幫忙乾的,說是以免她產生牴觸情緒,讓母女產生不開心。這讓馬玉茹很是感動,覺得就像平白多了個兒子一般,而且還是個孝子。所以,即使陶玲玲對俞飛已經是冷若冰霜,馬玉茹還是像原來那樣很熱情,她也曾為了玲玲和俞飛的分手感到非常非常的惋惜,但畢竟是孩子的事,她也不方便干涉什麼,徒有唏噓罷了。
俞飛和馬玉茹又寒暄了幾句,馬玉茹關照他要注意安全並又重複了會照顧好玲玲。俞飛也如往常一樣,請馬老師保重身體,如有什麼需要幫忙的也儘管說。就這樣,一次愉快的通話就結束了,俞飛也終於靜下了心。
掛上電話,他又習慣性地點上一支菸,彷彿只有這煙霧能讓他忘卻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