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忌的地步,因此王公公自然也不扭捏,道:“給陛下當槍使,多少人盼都盼不來呢。其實這也沒什麼,這世上的事無非就是得罪了一些人,自然就會取悅於某些人。有人不高興,就會有人高興,有人不喜歡,就會有人越加喜歡。只要你知道不喜歡你的人是什麼人,喜歡你的人又是什麼人,這喜歡你的人厲害呢,還是不喜歡你的人厲害。你想通了這個,就沒什麼好顧忌的了,這世上從來沒有兩全其美的事,想出頭,就得得罪人。這世上多的是老好人,就如浙江巡撫,你現在瞧瞧他,現如今還不是兩面不是人嗎?咱家話就說到這裡,你自己思量,你是聰明人,想來比咱家想得透。”
徐謙此時此刻忍不住要稱讚王公公是自己的偉大心靈導師,什麼混賬的事,只要聽到王公公的話,頓時便覺得再沒有什麼心理負擔了。
徐謙冷笑,道:“我明白了,王公公說的在理,你且等著,我這就去殺個片甲不留。”
王公公嚇了一跳,道:“你且慢,只是讓你拿人,沒讓你殺人。”
徐謙惡狠狠地道:“拿人有什麼意思?殺了人才有意思,把這些人統統殺光,才能一洩陛下的心頭之恨。”
王公公覺得自己的道理講得過了火,只得耐心地道:“你好好的讀書人,為何這樣暴戾?做人要有分寸才是嘛,你看咱家,胳膊都不必抬一抬,可是無論是陛下還是黃公公,還不都認為咱家是他們的人?這就是分寸。忠心自然要表,可是也不能過火,你們少年人急於求成的心思,咱家是理解的,可是你想過沒有,若是人都殺了,後頭怎麼辦?陛下說不定還要拿這些人做文章呢,所謂留得青山在,天天有柴燒,隨便打死一兩個也就是了,其他人……你就當積點陰德吧。”
徐謙哭笑不得,道:“王公公說的有道理,學生受教。”其實他也只是做做樣子,也沒真的想要將那些人全殺掉,不過不表現下自己赴湯蹈火的決心,似乎顯得自己不夠果斷,現在既然王公公苦口婆心勸他,他就索性就坡下驢。
王公公心理得到了滿足,渾身覺得舒坦。
你看看,連這杭州才子,浙江的小三元都能從自己身上受益良多,可見他這太監已經不再是平常的太監,而是非同凡響的太監了。
王公公微微一笑道:“聖旨之中還有一件事,事關著鄧健,陛下有旨,素聞海中有仙島,名曰蓬萊、方丈、瀛洲,陛下心嚮往之,因此調撥三桅千料以上二十艘,設巡遊大使,以鄧健為使節,出海尋找仙山,若是有幸能遇到仙人,則代天子與仙人問安,望仙人能助大明國運綿長,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本來徐謙的名義是所謂的巡遊四方,這個理由似乎不夠站得住腳,現在嘉靖皇帝倒是厲害,直接就以尋找仙島的名義了。其實自古以來,皇帝派出使節出海尋找神仙的事如過江之鯽,所謂和尚摸得,貧道為何摸不得?
雖然文武百官對於神仙這種事並不感冒,有興趣的人委實不多,可問題在於,這種事永遠都是寧信其有不可信其無,便是孔聖人都說:敬鬼神而遠之;而沒有否認神仙的存在,只是說君子對神仙敬之而不親近而已。
其實大明的官員迷信的其實也不少,若是遇到了乾旱,祈雨幾乎是官員們的必修課。若是再遇到地震,那就更加了不得了,大臣們少不得上書,說這是因為失德的緣故,所以老天下了警示。
既然大臣可以拿神仙來說事,皇帝自然也可以,你能摸,我為何不能摸?而且皇帝也沒有說他派出船隊尋找仙山是為了祈求長生,人家是為了社稷和百姓,既然如此,那麼這個理由簡單是既合理又合法,不但體現出了天子的拳拳愛民之心,也讓其他人說不出話來。
嘉靖的這一手,頓時讓徐謙感覺比自己所謂的獻策高明一倍,因為自己的獻策畢竟牽涉到了政治,這年頭官員都是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