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2部分

鐵甲車在那來助陣,我們要是硬攻的話,我擔心部隊的傷亡會太大,殺敵一千自損八百,這樣以來會非常不划算。”楊洪義有些為難的對陶平說道。

“硬攻的話,那是肯定不行的,別的不說,就是鬼子據點周圍那幾百米遠的空地,正處於機槍和步槍火力shè界的重合處,我們的戰士要是想透過去的話,傷亡必定是驚人的,而且現在地上還有地雷,情況就更為棘手了。”看著桌子上的地圖,陶平若有所思的對楊洪義和周斌兩人說道。

於是看著桌子上的地圖,陶平、楊洪義、周斌三個人都陷入了沉思之中。

據後來參加這次戰鬥的牛三娃在一九七五年出版的回憶錄《我在敵後戰鬥日子》裡回憶:

“一九四零年底的時候,百團大戰爆發,我們旅是在第二階段才開始投入戰鬥的,而我們的旅的目標就是敵人在正太路上的一個叫山陽屯的日偽軍據點。

這個叫山陽屯的日偽軍據點不但正處於正太路上,而且還控制了附近其他兩條進出石家莊的必經要道,可謂咽喉要道,所以說自然就成了兵家必爭之地。

也正是由於這個山陽屯據點如此的重要,日軍更是重兵把守這個據點,生怕有失,在山陽屯據點內的日偽軍總兵力達到了有近一千四、五百人,其中正宗的日本鬼子兵更是達到了近四百人,而且這樣還不算,據點中日偽軍還配置了十幾輛裝甲車和坦克。

而我們當時的八路軍的軍隊最為缺乏的就是作戰武器,特別是攻堅作戰武器重武器。

我們先說槍這一項,如果說是三個人一支槍一點也不過份。當時很多的主力團,人數到不少,一拉出來——烏拉的一大片,陣式相當嚇人,人數都在兩千五百人左右,可是長短槍都加在一塊很少有超過一千五百枝的,這樣以來,就意味著要有近一半的戰士手中將沒槍可用,和敵人戰鬥的時候只能靠大刀片子、袖纓槍來解決敵人,說白了也就是靠近身ròu博戰,這就是為什麼不少團中有大刀隊的原因了。

說完了槍,我們再說彈,那時候的一次戰鬥給每名戰士(指手中有槍的主)所配發的子彈,基本上都在五發左右,如果是能發到十發的話,那麼這個團一定就是牛氣沖天的了,其他的團戰士都會羨慕的流口水了。

所以說,當時八路軍打的戰鬥大都都是伏擊戰和破襲戰為主,破襲戰的戰法太多,再此我就不一一說明,相信大家在電影和電視上也都看過,我就向大家講一講,早期最為常用的伏擊戰戰法吧

早期最基本的伏擊戰戰法是,敵我的兵力對比在一比三至一比五之間,也就是說我方的兵力在佔絕對的優勢——敵我雙方的距離在兩至三百米以內發起攻擊,當然這個距離越短越好,這樣做的目的非常簡單,就是為了保證在發起集團衝峰的時候最短的時間內能衝到敵人面——然後瞄準關鍵目標——打三槍、至四槍——幹掉一些敵人的指揮官和機槍手——在敵人一片húnluàn,還沒有來得及組織起有效的火力反擊的時候——吹衝峰號——發動伏擊部隊的全部官兵發動集團衝峰——以百米衝刺的速度衝到敵人面前,近身近身ròu博戰——通常是二至三個戰士一個戰鬥xiǎo組,圍住一個敵人,然後把對方幹掉。

這種戰法說白了,就是利用我們兵員數量上的優勢,在近戰中解決敵人,所以現在想起來,有些王八蛋老一說我們八路軍就提人海戰術也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當然了故事說到這兒,一定會有的讀者要問了,你剛才不是說發五發子彈嗎怎麼只打三、四槍,還留著那一發子彈幹什麼了?難道指望他下仔用的嗎

說的一點也不錯,留的這一發子彈還真是好下仔用的。

好,我這再給你們慢慢說來,留著的這一發子彈其實就是為了在ròu搏戰中使用的,通常的情況是,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