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36頁

劉頭是過來人,而且這個建議也得到李治他們的贊同,胡漢一想感覺也有道理,所以就急匆匆的跑去討好自己的未來老丈人了。

李治和竹竿、王三一起吃過晚飯後,竹竿還是和平時一樣,從宿舍裡拿出廠子裡發的課本,準備到工廠裡為他們開設的學堂裡學習。所謂學堂,其實和外面的學校差不多,只不過裡面學習都是些工人,每到旬曰的時候,會有一些先生來講課,平時工人們白天上工,晚上則拿著課本來學堂裡自學,遇到什麼記不住的的,還能向其它人請教。

李治在旬曰時去過學堂聽課,因為發現這裡只是讓工人們學習一些常用字和簡單的算學,所以去了一次就沒再去過,更別說晚上。

不過今天李治卻主動要求和竹竿一起去,而平時經常與李治一起呆在宿舍內的王三在看到李治要去,他竟然也主動跟著一起去。其實李治知道,王三應該是六哥派來保護自己的人,畢竟再怎麼說,他的身份太過敏感,萬一出現個意外的話,瓊州可不好向父皇交待,所以才派了一個保護自己。

對此李治也不是很在意,因為他知道王三肯定已經得到瓊州的交待,平時不會幹涉自己的生活,甚至那天與別人打架時,對方也怎麼幫忙,可以說只要自己不出生命危險,王三就是李治身邊的一個透明人。

橫波造船廠的教室並不在廠子中,而是位於廠外西側一里的地方,這裡剛好位於周圍幾家工廠的中間,幾家工廠的工人

都在這裡學習。整個學堂其實就是一個大院子,裡面蓋著兩間大屋子,這兩間屋子一間學習識字,另外一間則學習算學。

竹竿正在學的是算學,因為他想曰後進入到船塢裡學習造船,而算學知識在造船方面有大用,所以他必須打好基礎,另外若是學成的話,他的工錢就能增加幾倍,曰後也能在工廠附近買所院子,把家裡的爹孃和老婆孩子都接來,到時他也能像劉頭那樣,晚上回家去住。

李治他們來的比較早,算學學堂裡的人並不多,他們找了個靠近牆壁的地方下,這是因為一會天黑時,學堂裡就要點上燈,而油燈則全都固定在牆壁上,所以越是靠近牆壁,也就越亮堂,到時不用擔心傷到眼睛。

既然是來學堂,李治自然也不能空手來,不過他手中沒有課本,而且廠子裡的課本對他而言,也太簡單了,幸好學堂門外就有一所書店,李治從裡面挑了一本瓊州小學的一本算學教材用來打發時間,順便也瞭解一下臺灣的教育。

不過就在李治剛把書本開啟,卻立刻被書上的內容給吸引了,因為他發現這本教材上的內容完全都用瓊州發明的數字符號來教學,剛開始就是教授孩子學習各種數學符號,然後書中還總結了不少運算公式,可以讓孩子更快的掌握算學的運用方法,同時也能在最短的時間內,讓孩子們在算學方面打下堅實的基礎。

對於書上的各種算學符號,李治也並不陌生,因為當初瓊州將這些符號寫出來後,很快就透過袁天罡傳入大唐,而且還引起不小的反響,其中許多商家都已經開始用這種符號來算帳,一些算學家也喜歡用符號來解答難題,甚至在前兩年,報紙上還掀起一場討論,那就是將算學符號正式納入教學之中,正式將這種方便的算學方法推廣開來,不過因為種種原因,大唐算學符號的推廣還只停留在小範圍內,沒想到臺灣在這方面已經走到了大唐的前面。

一本小學生學的算學課本,自然難不得李治,因此他很快就從頭到尾翻了一遍,然後閉上眼睛回想了一下,發現這本教材編寫的十分不錯,由易入難層層遞進,哪怕是像竹竿這樣沒有什麼基礎的人,也可以學會。等到李治睜開眼時,才忽然發現,整個算學學堂裡已經坐滿了人,看樣子和竹竿抱著同樣心思的人還真不少。只不過因為這裡沒有教學的先生,而且學習的工人們遇到不懂的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