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君集做為大唐的開國大將之一,本來是沒必要趟太子這趟混水的,比如像李靖和李績、程咬金等人,他們都對李泰和李承乾爭位的事持中立態度。不過侯君集這人不甘人下,事事都喜歡與人比較,整個大唐的武將之中,他誰都看不上,甚至就連武將之首的李靖,他也有心一比高下。
上次李世民滅南詔時,李績立下大功,所以晉為尚書右僕射,位與李靖相同,這讓侯君集大為不滿,以前李靖壓在他頭上也就罷了,可是現在連李績也爬到了他頭上,這讓他實在無法忍受。也正是基於此,侯君集接受了李承乾的招攬,成為太子一系的重要人物,希望借著擁立之功,能在李承乾登基後,壓過李靖和李績,成為大唐武將的第一人。
不過侯君集的功利心雖然很重,但是對李世民還是有幾分忠心的,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他也不想走到最後一步,所以對李元昌的提議,他也持反對態度。而長孫煥雖然是長孫無忌之子,但卻並沒有他父親的能力,只是他從小與太子一起長大,所以交情深厚,雖然也是汰漬檔的核心之一,但在這種大事上,他就有些拿不定主意了。
李承乾看到李元昌三人中,一個支援,一個反對,另外一個長孫煥則看著自己,而他心中也並不想走到最後一步,所以只見嘆了口氣道:&ldo;皇叔,這次我就暫且忍耐一下,至於那最後一步,不到萬不得已不能發動,不過侯卿你該做的準備也一定要做好,而且注意保密,千萬不能讓別人知道!&rdo;
李承乾既然如此發話了,李元昌也不好再說,而侯君集在心中也暗暗鬆了口氣,三人又安慰了李承乾幾句,然後這才結伴離開。
大明宮,御書房。
杜荷將兩封情報交給李世民,靜靜的等待李世民的答覆。
李世民看著請報上記錄的事情,表情陰沉不定。抬起頭對杜荷說道:&ldo;他們真的準備動手了?&rdo;自己萬萬沒想到,自己的好兒子和自己的臣子居然聯合起來準備兵變逼宮。
杜荷恭敬的回答道:&ldo;還沒有到那步,但是漢王殿下已經提出來了,這是那位紇幹承基的突厥人提供的訊息。此人是三年前潛伏到太子身邊的西廠密探!經過多方查證,由於魏王將《括地誌》編寫完畢以後,太子感到自己很危機所以&rdo;
說到這裡時,杜荷忽然停了下來,抬看了李世民一眼,這才繼續說道:&ldo;不過在太子給岳母請安時候看見魏王后,不知二人說了什麼太子立刻將侯君集等人召集起來,現在正在東宮密議,至於密議的內容,西廠卻還暫時查不到,不過侯君集回去後,立刻派人聯絡左屯衛中郎將李安儼,以及女婿賀蘭楚石,雖然現在西廠還沒有找到什麼切實的證據,但事情緊急,一切還請陛下聖裁!&rdo;
杜荷有些話沒有明說,但李世民卻也能聽的出來,李承乾早就做好了謀反的準備,只是一直沒找到機會發動,可是今天因為魏王和他說了些什麼,雖然當時把太子嚇的不輕,但肯定也讓李承乾對自己這個父親心懷怨恨,這才一怒將人都召集起來,至於召集這些人幹什麼?根本就不用問,猜也能猜的出來,肯定是借這個機會準備謀反,甚至很可能就在這幾天。
想到這裡,李世民忽然一下站起來,剛才還掛在臉上的傷心與憤怒全都消失不見,整個人的神情變得冷靜無比,現在他不是一個被兒子背叛的父親,而是一位面臨著一場叛亂的帝王,任何私人感情都不在他的考慮之內。
只見李世民在書案後面來回走動幾趟,忽然停下來對杜荷道:&ldo;賢婿立刻回去,將那個東宮衛士交給大理寺,同時密切關注侯君集等人的反應,一有任何異動,立刻進宮稟報!&rdo;
&ldo;喏!&rdo;杜荷答應一聲,無聲無息的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