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讓村國男依知道自家有感而發,居然被人嘲笑的話,當真不知道該做何感想了。哭了一陣,見事情再難挽回,村國男依也只好帶著隨緣,朝著港口而去。
如今大唐即將對倭國開戰,早就已經傳揚開來,有百姓看見村國男依等人一幅倭人的裝扮,頓時圍了上來,先是對著他們一番痛罵,緊接著大概是覺得痛罵不過癮,有人發了一聲喊,眾百姓上去就打。如今在瓊州和大唐國境之內,早就已經臭了大街,說是過街老鼠,都不為過。
幸好有巡街的兵丁在此經過,驅散了人群,才好歹將一行人救了出來,村國男依有隨員保護,倒是傷的不重,但是其他人可就不行了,一個個被打的鼻青臉腫,有幾個傷勢重的,已經進氣多,出氣少了。
村國男依大為惱恨,道:&ldo;我等奉皇命出使,難道這就是天朝上國的待客之道!&rdo;
那隊兵丁的首領聞言,冷笑道:&ldo;我家陛下早有皇命,倭國之人不忠不孝,不仁不義,早就斷絕了來往,你等擅自闖入我瓊州國境,都是陛下恩典,不將你們送交有司查辦,已然是天大的恩德,你等曉事的,當速速離去,否則便將爾等統統捉拿法辦!&rdo;
村國男依有苦無處申,只能咬牙啟齒的帶著隨緣,急急忙忙的趕到了港口,乘船返回倭島復命去了。
藤原京,也就是倭國都城飛鳥,大和三山環繞之間,位於後世的原市醍醐町,其中心是藤原宮,那裡有天皇居住和處理國政的大極殿、里居以及各役所,根據陰陽師的建議,藤原京選址是很有講究的。即東青龍香具山、西白虎畝傍山、北玄武耳成山、南朱雀吉野山,處於四神守護之中,佔地東西約千米,南北約九百米。共有十二條大路,東西以朱雀大路為中心分為左右兩京。
朱雀大路是飛鳥城內最為寬廣的道路,達十九米,西側有側溝用以排水。路盡頭就是朱雀門,由此往南便是知名的羅生門。大路之間有小路相通,大路和小路一起圍成町,是分割宅地的基本單位。因為盆地容易積水,所以藤原京條坊制的道路都有側溝以便排水。
後世有的專家學者認為,在此範圍之外尚有藤原宮時代的道路遺蹟,所以京城的範圍應該非常之大,即所謂的&ldo;大藤原京說&rdo;。飛鳥城的周圍由高達五米,且有瓦的堀立柱所包圍,兩側分別有寬五米的外濠和寬三米的內濠,修築高大的堀立柱是繼承了飛鳥宮的傳統,每面都有三座大門,這樣一來藤原宮四周共有十二座門。
南面中央的就是正通朝集殿院的&ldo;朱雀門&rdo;,其他門的名稱則取自負責宮廷守護的氏族,如&ldo;豬使門&rdo;、&ldo;海犬養門&rdo;等。中央建築大極殿是一座蓋有瓦並塗成紅色的建築物,是此時倭國最大的建築。大極殿前,就是舉行儀式時,貴族、役人們聚集的朝堂院,共有十二棟役所,按役人的官位高低整齊排列。大極殿後面就是被稱為里居的天皇居所,是用檜木建的堀立柱建築,&ldo;大極殿&rdo;、&ldo;朝堂院&rdo;與&ldo;里居&rdo;,三者軸心位於南北一條直線上。
藤原京的&ldo;藤原&rdo;與平安時代的&ldo;藤原&rdo;是兩回事,後者是十世紀至十一世紀前半葉的掌權氏族,距離藤原京建成已有兩百多年。在這兩百年間,都城多次搬遷,曾先後以平城京、恭仁京、難波宮、紫香樂宮、長岡京、平安京為都。
藤原京自建成之日開始,都城的範圍不斷增大,這是受到大唐長安城的影響,因為巨大繁華的長安城是此時世界上最大的都市,它的宏偉令那些曾到過長安的倭人深為震驚,並樂於模仿。
最早用瓦的建築物是公元588年開始建造的飛鳥寺,最早用瓦的宮殿則是藤原宮。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