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象兵的的真正殺傷力不是戰象身上計程車卒,而是戰象本身,無論是強壯有力的鼻子還是粗壯的象腿,都能成為戰象在戰場上的殺人利器,而且若是讓戰象衝鋒起來,那種一往無前的氣勢幾乎無可抵擋。更加可恨的是,戰象本身還會散發出一種氣味,會讓戰馬十分的不適應,因此若是沒有經過專門訓練的騎兵在面物件兵時,往往會吃大虧。
而在象兵的後面,緊跟著的是天竺步兵,數量並不是很多,只有兩萬餘人,他們會戰爭開始後,緊跟在象兵後面衝鋒,同時負責保護戰象。而在這些步兵之後,則是約有三萬餘人的天竺騎兵,騎兵與象兵之間被步兵隔開,就是擔心騎兵的戰馬受到戰象的影響,而在騎兵之後,則是又一批密密麻麻的步兵,約有五萬餘人。
這片即將開戰的戰場位於天竺與文單的交界地帶,李貞和李惲在文單立足之後,開始時對方勢力收縮到了天竺的西北角,準備負隅頑抗,最後使得文單王朝不得不逃到了天竺。
不過說起天竺,就不得不提中天竺原來的霸主遮婁其王朝,這個遮婁其王朝在多年之前,曾經打退過戒曰王朝的進攻,也正是因為這次失敗,使得雄才大略的戒曰失去了統一天竺的機會,不得不困守於北天竺地區。
但是遮婁其王朝雖然打敗了戒曰王朝,但是本身也受到極大的損失,所以在隨後的戰爭中,被南天竺崛起的帕拉瓦王朝打敗,國家也被佔領,甚至在李貞和李惲打敗文單之前,帕拉瓦王朝還是中天竺名義上的統治者。
遮婁其王朝雖然被打敗,但他畢竟是一個區域姓的強國,國家的根基還在,所以哪怕被帕拉瓦王朝佔領,但是內部的反抗卻是不斷,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遮婁其王朝積蓄的力量也越來越強。而當文單的殘餘力量逃到天竺時,遮婁其王朝的反抗力量終於在上任國王的兒子,超曰王一世的帶領下,對這些文單的殘餘力量進行了圍攻,結果他們朝這下終於悲劇了,包圍國王在內的貴族被屠戮一空,殘餘的軍隊也被貶為奴隸。
本來遮婁其王朝的超曰王雖然滅掉了帕拉瓦王朝,但是他要想恢復原來遮婁其王朝對中天竺的統治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而這就給了李貞和李惲一個機會,可以趁機進攻天竺,事實上他們也正是準備這麼做。
但是超曰王能在帕拉瓦王朝的統治下復國,本身也不是一個易於之輩,他很快就感受到南方李貞和李惲帶給他的威脅。也正是在這種威脅下,他暫時放棄恢復原來遮婁其王朝的統治,反而與中天竺的各個王國和勢力進行了協商,將對抗南方的李貞和李惲做為第一要務。
李貞和李惲的興起確觸動了上層貴族的利益,特別是與他們相鄰的中天竺各個勢力,更是真切的感受到這種威懾,再加上又有超曰王的號召,所以整個中天竺很快就以極快的速度聯合起來,並且整合軍隊,準備與李貞和李惲決一死戰。
面對這種情況,李惲和李貞的反應截然不同,其中李惲有些擔心對方聯合起來的力量太強,以他們手中的軍隊,萬一戰敗恐怕會不堪設想。不過李貞卻顯然十分興奮,因為在他看來,對方能將所有力量集中在一起,那麼他就有把握一舉所有敵對力量打敗,到時入主天竺將再也沒有人能夠阻攔。
也正是在李貞的一再堅持下,他們的軍隊一路北上,很快就打到了原來遮婁其王朝的首都瓦塔皮地區,而這時超曰王也將中天竺的軍事力量整合完畢,於是雙方的大軍終於在瓦塔皮南部的平原上相遇,這場事關天竺命運的決戰終於要打響了,而自信的李貞堅信,自己一定能夠一舉滅掉超曰王的軍隊。而超曰王卻也堅信,自己一定能像自己父親打退戒曰王朝一樣,將這支南方來的侵略者打敗!
≈nb
sp;騎兵中坐鎮的李貞手持望遠鏡,仔細觀察了一下對面超曰王的隊形,並特別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