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出生於一個虔誠的基督教貴族家庭,在她的觀念中,上帝最先創造了一男一女,所以一夫一妻自然也就是上帝的本意,只是她卻從來沒有從政治和人文方面考慮過夫妻關係的本質,因此李恪的這種分析讓她感覺十分新奇,同時也感覺這位大唐皇子考慮問題的角度十分特別。
福里斯也沒想到自己的一個問題,竟然會引發李恪如此長的一段論述,而且這種論述的角度新穎,這讓他一時間不知道該如何應對。
君士坦斯二世也擔心這個問題導致李治不滿,因此立刻岔開話題,接著伊琳娜的話開口道:&ldo;皇后有所不知,太子殿下說的已經是過去的事了,現在大唐已經重新統一,而且還滅掉了西北方十分強大的吐蕃帝國,疆域比我們羅馬最強盛時還要大上數倍,而且這一切也僅僅用了幾十年時間,想想都讓人感到敬畏啊!&rdo;
李治也不願再也對面的福里斯大公爭論,況且他也聽說過羅馬人之間的一些風俗,再看看君士坦斯二世對福里斯的態度,這已經讓他有所猜測,心中更是一陣惡寒,感覺與這種人爭論,恐怕只會降低自己的身份,因此也順著君士坦斯二世的話謙虛了幾句。
伊琳娜聽到大唐從統一到擴張竟然只用了幾十年時間,這讓她心中更加好奇,西羅的書中介紹最多的是大唐的風土人情,對歷史方面卻說的不多,這主要是因為他自己也不是很清楚,所以伊琳娜借著這個機會,開始向李恪詢
問一些大唐統一的過程。
對於剛才伊琳娜的維護,讓李治心中對這位美麗的皇后好感大增,因此看到她對大唐的事感興趣,當下就從隋末自己的外公楊廣開始講起,然後是因為戰爭和天災,導致隋末大亂,百姓苦不堪言,後來自己的祖父李淵為了黎民蒼生,不得不揭竿而起,結果在短短的數年內就平定了國內的。
伊琳娜沒想到李治的出身竟然如此顯赫,外公和祖父全都是皇帝,也就是說,他一人身上背負著兩朝的皇家血統,這對於比較看重血統的拜占庭人來說,顯得更加震撼。
君士坦斯二世對於大唐的這段歷史也很感興趣,特別是對於現在的大唐皇帝李世民,他也一直想要了解的更多,而在大唐的統一戰爭中,李世民無疑是其中最耀眼的一顆明星,因此他也慢慢的和李恪討論起來。
瞭解歷史的人都知道,李世民的一生本來就是一個傳奇,十八歲隨父親起兵,第二年攻入長安,然後在接下來的歲月中,李世民帶領大軍東徵西討,一手打下了大唐的大半個江山。特別是這些事跡還是他的兒子李恪口中講出來時,更顯得可信度十足,甚至連剛才還找他麻煩的福里斯,在一旁也是側耳傾聽。
當然了,李治也不會把什麼事都講出來,比如玄武門之變,這種事對他老子李世民來說,也是一個抹不去的汙點,他自然不會四處宣揚,所以在說到李世民登基的經過時,只是含糊的說祖父讓皇位讓給了自己的父親。
李治透過講述父皇李世民的事跡,讓君士坦斯二世和伊琳娜知道了大唐是一個怎樣的國家,同時也向對方宣揚了大唐的軍力之盛,甚至從建國到現在,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抵擋住大唐軍隊的攻擊。
而君士坦斯二世在聽完李治的話後,臉上也露出一片欣喜的表情,畢竟他們與大唐是盟友,自然希望大唐越強大越好,只有這樣才能壓制住大食人,讓他們不敢輕舉妄動。至於大唐可能對拜占庭造成的威脅,君士坦斯二世卻絲毫不擔心,因為在他看來,大唐距離拜占庭實在太遠了,哪怕是現在,對方的領土與拜占庭還隔著一個遼闊的黑海,所以只要拜占庭不主動招惹大唐,兩國就不會出現敵對的關係。
隨著李治與君士坦斯二世夫婦的交談,酒會也慢慢的進行了尾聲,這時人們的激情也開始慢慢的褪去,不少人都已經禁不住睏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