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察院又查出,這五名營官在工地上鬧事和控告方應物,背後皆有安平伯的指使。大內便傳出詔書,將無事生非的世襲安平伯貶為世襲指揮使。
有些人一時不明白天子反應為何如此迅捷,快刀斬亂麻般就把那五個營官處置了。但有明眼人卻很快分析出來了——
方應物身負督工敕建慈仁寺的職責,上疏時大談特談需要一千五百名軍役,顯然不是無的放矢。而那幾個小營官因為上次疏浚工事問題,沒完沒了的給方應物上眼藥,這不是損害方應物督用軍役的威信麼?
天子為了維護方應物威信,保證慈仁寺這項重點工程的進度,那必須要殺雞駭猴!五個小螞蟻無足輕重,惹了天子煩心就只有倒黴。
總而言之一句話,方應物還是那個方應物。。。。。。想落井下石趁火打劫的,還是算了。
但很快,又有另一道詔書出現在朝廷諸公面前,立刻奪去了所有人的注意力。這道詔書來的很突然,任命尹直為南京禮部尚書。
按照規矩,一般部院高官都要經過廷推這道程式,但唯有吏部尚書例外,是可以直接由天子下詔任命的,這不算違規發中旨。因為吏部掌握銓政大權,這項權力名義上是屬於天子的,吏部只是代管,所以吏部尚書的任命與內閣大學士一樣,可以由天子一言決之。
尹直被任命為南京吏部尚書本來不值得奇怪,但是在這個背景下就很奇怪了。。。。。。
眾所周知,尹直一直在南京為官,這次他在萬首輔的支援下瞄上了兵部尚書職位,而且是最大熱門人選。
在這個節點上,天子突然任命尹直做南京吏部尚書,很是意味深長,其實就是表示把這個兵部尚書最大熱門候選排斥了出去。換句話說,莫非天子有了屬意人選?
答案很快就揭曉了,吏部擬出的廷推兵部尚書候選名單上,只有兵部左侍郎張鵬一個人。
滿朝得知訊息後震撼不已,難道方應物有鬼神莫測之能麼?而方應物更震撼。。。。。。不知怎麼,他想起了遠在二百里外博野縣守制的老泰山劉棉花。
好像有一道看不見的大手,從博野縣伸到京城操縱著兵部尚書爭奪這件事,但以方應物的精明也看不懂。
忽然感到冷汗從背後流了下來,方應物苦笑著對劉大公子說:“看起來,本官離了老泰山真不行。”(未完待續。。)
ps: 長考之後,決定掀過去這一頁已經寫膩歪的,讓歷史車輪趕緊滾滾前進!
第四百五十六章 成化十九年
對於張侍郎忽然成為兵部尚書唯一候選人這事,方應物想不明白。他忍不住去找張侍郎本人問了問,但張侍郎也表示莫名其妙不明所以。
既然如此,方應物也就不去想它了,左右總不是壞事。這件事對他而言,也就到此為止,後面與他再無關係。
不過方應物總算意識到,自己出的風頭已經不匹配自己的官位了,人總不能把越級當常態。
從此他就收斂起來,從成化十七年下半年開始,堪稱是“兩耳不聞朝廷事,一心只當親民官”,老老實實的攢著資歷。別的東西或許都有取巧之處,唯有資歷這個東西來不得半點虛假。
在施政時,方知縣大都蕭規曹隨,縱然是逆天改命的穿越者,他也沒有本事能全部推倒重來,不過小修小補、小恩小惠還是少不了的。
錢糧、刑名、教化、治安這縣政四大項裡,錢糧方面,方應物靠著天子准許的特殊稅收政策,用兩年時間在宣武門外新發展起一個大商業集市。這讓縣庫收入漲了一截,比初上任時充實許多,還支援了修建慈仁寺這項純政績工程。
與此同時,轄境內百姓承受的賦役有所減輕,那口碑自然是扶搖直上。只是從隔壁崇文門和大興縣那邊被分流過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