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設鎏金香爐4座,正中出丹陛,接高臺甬路與乾清門相連。
乾清,天空透徹,不渾不濁,象徵國家安定,也象徵著皇帝的作為如天空一般坦蕩。
大殿一側南廡房即是南書房,眼下李璟就是在南書房召見這六位官居一品的大臣。
“這麼晚了,我還叫你們入宮,辛苦了。”坐在御案之後批閱著奏章的李璟見到於琄等六人前來,連忙起身繞到案前迎接。
鄭從讜等連忙行禮,禮畢,鄭從讜道:“陛下今日已經正式登基,從此就是一國之君,天下共主。陛下如此相迎,臣等受之不起。且從此往後,陛下當自稱朕,稱臣等為卿,這是禮儀制度,不可隨意更改。”
這六位一品大臣,鄭從讜和鄭敗,還有於琄、崔芸卿加上李振,都可以算是名門大族出身,且一直都是尊奉儒家,崇尚周禮。因此,格外重視這些禮制,原來李璟還只是秦王之時,有時李璟也常自稱我,不稱孤,他們倒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可如今李璟已經正式登基,他們卻是充滿了所有儒家文人都有的皇帝改造欲,巴不得立即把皇帝改造成他們心目中的那種聖人天子。又叫能再容李璟自稱什麼我。
李璟笑笑,這些小事他倒不在意。今晚他叫這幾位肱骨之臣前來,也是有要事商量。
白天之時,李璟登極即位,改元龍紀,可卻依然沿用了大唐的國號,他知道,其實很多臣子都有些不解。
沿用大唐為國號,李璟也有自己的考慮。本來,新朝按例最適合的是用秦為國號,那是李璟的王號。或者用齊為國號,那是李璟龍興之地。再不濟,也可以用遼或者燕。但考慮良久,李璟最後用了唐。秦這個國號,在此之前,除了統一六國的秦外,後來還有前秦後秦等朝廷用過。且用秦做國號的,歷史上,幾乎無不是短命王朝,秦有暴秦之稱,李璟倒不是迷信,而是對秦的制度等並不太讚賞,因此,他並不願意用秦做為新朝的國號。齊國本來也是可以的,秦秋戰國時,齊是東方霸主,不過黃巢先前已經用齊做為國號,李璟不可能再用齊。而燕和遼,都太過偏離中原,也不太合適。
思來想去,李璟倒是覺得唐不錯,一來,對於一個來自後世的人來說,大唐,承載著太多旁人難以理解的感情。同時,沿用唐做國號,李璟也是希望告訴天下人,他的新朝會延續隋唐以來的大多制度政策,也是承認和保護大唐原來的秩序之意。用大唐做新朝國號,也是出於如此考慮。
好比當年隋代北周,但對北周的一切幾乎全盤繼承下來,唐代隋,也幾乎延續了隋的制度。李璟建立新朝,沿用唐的國號,就是宣示此意。
一番解釋,六位一品大臣也都點了點頭。皇帝堅持如此,雖然在他們看來,這個堅持沒有太多必要。就算換個新國號,也不會就壞事。況且,就算秦、齊等不能用,還可以定一個新的國號啊。但他們也都看出李璟在這些理由之外的特別堅持,雖然他們不理解,但國號雖重,卻也並非重到非改不可的地步。另一邊說來,當初李唐將李璟編入了李唐皇族譜中,早算是李氏皇族一員,還被李曄和李儇都稱為皇叔。李璟現在沿用唐,也就等於是李唐皇族內部的一次權力更迭而已,唐這個國號,李璟也是有份的。
“陛下還有心事?”鄭畋知道,李璟半夜叫他們來,絕不會只是為了解釋國號的事情,這件事還沒那麼重要。
“是啊,十三年前,朕還只是登州鄉下的一個農夫小子,轉瞬間,朕已經即位大統,登極稱帝了。到了現在,朕反而有點茫然!”
“陛下出身於草莽,然天生王者,英雄起於時勢,百戰百勝,才有今日。如今順應天意民心,成為天子,並不須憂慮,天下事亦如此,就如從前一般就好。”崔芸卿笑道。
“打天下,朕不怕。說實在的,這些年我們面對的這些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