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8部分

,甚至是直接交易到國外藩國去。

可如果使用鈔票就完全不同了,鈔本身是沒什麼價值的。看歷史上,抗日時期,日本人也發行過軍券,我軍也發行過邊區券。李璟完全也可以在沙門鎮發行紙鈔,來升級這個工分,用來暫時代替錢。

當然,不能直接發行後世的鈔票。李璟思考許久之後,把紙鈔的想法提了出來。

“我們成立錢莊,發行兩種鈔,一種是不記名的鈔,分一百文,兩百文,五百文和一千文四種。直接用來代替銅錢,但只限本鎮十三島內使用,一百文就相當於一百文銅錢。以後軍中發薪水和工坊發薪水,都直接發鈔。另外一種則是發行記名鈔,和飛錢類似,記名鈔從一貫一直到一百貫面額。”

“大家會不會不接受,畢竟一張薄薄的紙就代表著大家一個月的血汗錢。”

李璟笑了笑,“關健在於這張紙得有購買力,如工分一樣,不也是一張紙,可大家都拿錢來換工分買房。以後我們島內的商鋪也統一,出售物品時用鈔結賬。這樣一來,我們就可以不用錢,而只用鈔在島上流通,解決錢荒問題。”

“那些商戶們肯嗎?他們如果要去外面進貨,不還得現錢?”

“這個可以讓他們來兌換,根據實際的進貨情況,我們從他們收中收回鈔,兌換成銅錢或者絹給他們。”

這個錢莊的鈔的想法讓在座的眾人都積極的參與進來,不斷的提出各種意見。李璟見此十分高興,與大家把提出的一些問題一一想出對策。雖然眼下這個鈔的發行還有些不太成熟,但李璟相信,弄的好,這絕對是一項極好的策略,至少能刺激島內經濟,以及避免錢的流失。

先試行著看吧,北宋全國發行交子都能流通,李璟不相信自己的鈔在這麼十幾個島上,十幾萬人中內部流通還會不行。

沙門鎮上本來已經有一個造紙坊和一個印刷坊,本來這都是李璟見晚唐此時百姓崇佛,各寺香火鼎盛,連帶著佛經也是銷售火爆。李璟自己是個不信佛的,但為了賺錢積糧之事,李璟現在可謂是費盡苦心。見到佛經如此火,便不免生了印製佛經銷售的想法。

他稍打聽了一下,發現這佛經生意大有可為,特別是一海相隔的日本最為崇佛,每年唐朝的商人都要大量出口佛像、佛經、檀香等各種物品,且利潤驚人。知道這個情況後,李璟自然不會錯過。招募了一批造紙工人,和印刷工人便把這工坊給拉起來了。

不過既然李璟要做這行,當然不會是小打小鬧。利用自己的知識,李璟將造紙工坊的工藝提高了好幾個層次,用更低的成本新造出了數種更好的紙張。李璟甚至特別讓匠人趕製出了一款上廁所用的草紙,終於結束了在大唐上廁麻煩的愁苦。

印刷方面李璟更是引進了鉛字活字印刷術,由於印刷的是佛經,每部都印刷量大,所以這雕版活字印刷十分合適,成本大大降低。眼下這項新業務正是紅紅火火的進行之中,第一批佛經已經存了一倉庫。

有造紙廠和印刷廠的便利,李璟乾脆便與匠人們一起又研究了製造了一款更好的紙張做為鈔紙。新鈔每張A五紙張大小,採用了五色套印技術,防偽效能極高。不過對於發行鈔票李璟也十分謹慎,專門成立了一家錢莊委派了諸多吏員主管。第一批,李璟沒敢多印,只印了五十萬貫鈔,按照他存入錢莊的十萬銅本金一比五的發行。

新鈔出廠,李璟當即下令全鎮範圍內發行鈔票,以後所有的將士和工人們的薪水一律按鈔五成,絹三成,錢二成的比例發給薪水。別外規定,島上的所有商鋪島內營業,優先收鈔。鈔和銅為一比一兌換,百姓隨時可用錢和絹兌換鈔,但鈔兌換銅錢卻有限制,每月所能兌換都有限量,而且必須有特別需要申請才能兌換。(未完待續。手機使用者請到閱讀。)

第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