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4部分

是要建立一種良好的商業氛圍,而導致鳳陽地界的商業必須公平競爭,利潤多寡不僅僅是靠勢力很多時候也靠的是經濟效益。

不過,朱由校現在需要馬士英做自己在經濟改革上的急先鋒,因而只能給他開綠燈,只要他不謀反不兼併土地違背自己的原則,哪怕馬士英真成了如今的世界首富,自己也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但馬士英日後肯定是要有所懲戒的,這是朱由校暗藏在自己內心裡的想法,他不可能為了新政改革而真的讓大明的吏治因為馬士英的作用而無限惡化下去,現在自己一邊讓都察院懲治貪汙**也有告誡馬士英的意思。

馬士英還要再用,國內的大動作也還要等三個改革試用點完全進入成熟模式即在姓和當地士紳們完全習慣這種政策之前,朱由校不打算在短期內再在大明國內搞什麼大動作。

禁衛軍已經有十萬勇士,九大邊鎮也已補充實額精兵十餘萬,而軍械司這個軍備生產基地已經進入成熟期,已經能滿足武器的基本需求,除此之外,皇家銀行的儲備也已達到可以應對百萬軍隊作戰一年的軍餉支撐,皇家織造局和皇莊也已儲備足夠的軍裝和糧草等軍需,據其負責人向朱由校稟報,可以滿足一年的大規模作戰。

既然如此,朱由校覺得也該是時候亮一亮大明的利劍了,禁衛軍也該去和外部的強敵作戰一番,不能一直待在國內剿匪,要想戰勝韃子的精騎,也只能與其多次實戰才能從中尋找的訣竅,並摸索出最好的戰術安排與鍛煉出真正的將才。

“陛下有旨意,著武英殿大學士、兵部尚書盧象升,司禮監秉筆太監、東廠提督劉若愚,兵部左侍郎楊嗣昌,禁衛軍各軍總兵官和九邊鎮各督撫和總兵官入西暖閣面聖!”

這一日正是大朝的日子,也是外地官員即將離開京城的最後一天,但就在這天,朱由校突然宣見了軍隊系統中的要員,而且所見之地點卻是帝國最為核心的地方,所以人都有些驚訝莫名,但也感覺到陛下似乎又要做什麼大的動作。

“盧閣老,陛下突然召見我等可是為了何事,所有掌兵的都叫了來,陛下不會是要學宋太祖來個杯酒釋軍權吧,讓我等提前告老還鄉吧”,王在晉與盧象升同是遼東地界最有權位的兩個封疆大吏之一,也正因為此,王在晉也才敢來盧象升面前寒暄。

盧象升笑了笑道:“明初(王在晉字明初)說笑了,我等不過是陛下之鷹犬,何來掌兵一說,也就無杯酒釋兵權一事,更何況如今關外建奴與關寧賊虎視眈眈,正是需要明初你這樣的柱國之臣時候,提前歸鄉的事少不得要留個三年五載後才能有此福氣,至於今日為何陛下為何召見我等,我看劉公公應該是最清楚的。”

眾人也都看向了劉若愚,劉若愚這個帶點書生雅味的太監現在幾乎就是天下第一監軍,一邊掌控著天下第一對內情報機構,即東廠,與後世民國時的中統頭子一樣,掌握了不少天下達官顯宦的把柄;一邊還是當今陛下嫡系王牌集團軍即禁衛軍的大總管,同盧象升一樣,在十萬禁衛軍中,從各軍總兵官到各營指揮使都是其學生。

但劉若愚為人低調,且也深知越是身居高位就越要謹言慎行,另外他也的確不知道陛下的意圖,便連連擺手道:“諸位別取笑劉某了,鄙人不過是陛下一家奴而已,哪裡知道些什麼。”

王在晉見劉若愚也不肯說,也不好再問,孫傳庭見此倒是哼了一聲,耿直的他很明顯的表達出對宦官的憎惡。

而劉若愚全然當做沒聽見和孫承宗交談起來。

但這時候,不甘寂寞的兵部左侍郎楊嗣昌卻提著紅袍走了前來,湊到一干一品大員前面來,道:“依下官看,陛下怕是要再起戰端了,諸位請想,如今陛下借南巡之機,重立儒家孔門之正統乃南宗,同時又親祭孝陵和天下忠良,更是大膽革新,實施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