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6部分

出兵權。就既往不咎,給他一個終老的歸宿,雖說他前些年在蜀地舌了不少財物,可是他一個無根之人,無兒無女的,就多貪了幾個錢又能如何?再說這三年來,這王繼恩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壓根就無是無非不惹事,為什麼這些人就不願意放過他呢?這個李至還真是不會做事。

一想起李至,趙恆腦仁子就生疼,他這位師傅,可真是太不會做人了。想當初。自己初做了太子那時節。父皇選派了幾位大儒來輔助自己。這李至便和李沉一道成了自己的師傅。沒多久。自己繼位做了皇帝,兩位李師傅水漲船高都入了朝廷中樞。成了位高權重,紅極一時的新貴。

可同樣都是李先生,這位李至先生明顯就比李沉先生差了一大截。人家李沉身為宰相,尚且知道事事低調,他一個副相倒整日四處擺譜,顯擺他與皇帝的親近關係。還真應了那句話,一瓶子不響,半瓶子晃盪。要不是自己實在唸舊,又加上手頭也的確無人可用,早就把他一腳踹飛了。

李至這幾天念念不忘的到處找證據試圖把王繼恩徹底打趴下,其實原因就出在了他的一個門生和王繼恩的老部下的一次小衝突上。當時,李至那位門生仗著李至的勢要擺譜。被王繼恩昔日的一個老部下拂了面子,以至於雙方大打出手,後來李至那位門生沒能討到好去。三折兩回一打聽,原來對頭的根子是已經賦閒在家的王繼恩,於是添油加醋的在李至面前搬弄了一回是非,於是。睚眥必報的李至便開始了沒完沒了的構陷。搞的趙恆鬱悶不已。

這幾年間,趙恆透過李至的手,收拾了不少不太聽話的朝臣。雙方配合過程中。趙恆對李至的手腕很是滿意。便人前人後有意的和他親近了幾分從而讓他覺得自己成了皇帝最信任的人。因爾也越發的囂張跋扈了起來,甚至連李沉也不怎麼放在眼裡了。私下裡收受下級官員賄賠。又大肆任用親信,打擊異己,”這些小動作趙恆其實都知道,而且李流也清楚,可這世上的事情就是如此,所謂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朝堂之上更是如此。不光要用清官也要用一些貪官。原因很簡單,清官雖然一心為公,可是都很難掌控。一個不留神就會冒犯皇權,可貪官就不同了,他們有私慾。有私慾就得依賴皇權,就比較好控制。再說世間的事。無不要講求一個平衡。要全都成了清官,恐怕這皇帝也就當到頭了。

可是讓趙恆沒想到的是。李至經過短短几年的發展。個人私慾竟然膨脹到了一個讓人無法接受的程度,為了一個遠在千里之外的門生吃了點虧。就耍翻舊帳來找人家主子的麻煩。這不是擺明了要抖威風嘛?這要是換了別個,說不定趙恆還就真準了。可王繼恩是誰?人家當初可是握著可以左右皇位歸屬的兵權的大將軍!在最可能影響自己新皇地位的時候很給面子的交出了兵權。如今自己要真的再翻舊帳,會讓那些雖然已經賦閒在家,可在軍中依然有著龐大影響力的老傢伙們怎麼想?如果大家都認為皇帝不念舊情。卸磨殺驢的話,就算軍隊不會造反。也難保日後不會給自己找什麼不自在。

想當年。伯父費盡心思“杯酒釋兵權爹爹又制定出“小以文鏑,武。的大略,為的不就是讓皇權不受軍方影響,龍椅能坐的更加安穩一些嗎?可話說回來,就算經過了太祖太宗兩位先皇幾十年的營造。如今大宋已經沒了諸侯割據的可能,可那些在軍中影響力極大的人物。還是有著可怕的能耐的。在大家面子上都過的去的情況下,人家自然一副人畜無害的樣子。可真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