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到任何損害。”想想看,倘若被發現的“北京人”沒有經過有關專家的鑑定,美國美聯社和英國路透社能憑空捏造、瞎編新聞嗎?
於是,不少人積極提議,中國人應該儘快組織人馬,到日本去拿回或者說尋找自己的“北京人”!
這個機會終於到來。
民國35年,即1946年3月31日,中國航空委員會管轄的飛機第一次飛入了日本的領空。日本投降後,同盟國便紛紛派出代表團前往日本,參加在東京舉行的對日本戰犯的審判以及被日軍掠奪物資的接收等活動;而在抗日戰爭中付出沉重代價併為戰爭的勝利做出重大貢獻的中國,自然也要派代表團前往日本參加各種活動。所以這架第一次進入日本領空的中國飛機,承載的就是前往日本參加戰後各種活動的國民黨政府代表團,其團長就是朱世明將軍;而代表團的顧問,便是中國著名的考古學家李濟先生。就李濟先生當時的聲譽而言,他作為中國代表團的顧問前往日本,是再恰當不過的了。而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是由一種追尋丟掉了的靈魂的心引匯出來的決定”。這所謂“丟掉了的靈魂”,指的就是“北京人”。事後有人曾怪他“放著正事不做而出去跑江湖”,這顯然是對他一時的誤解。他此次日本之行,主要執掌屬於教育文化方面的事務,專門的責任是為調查戰爭期間日本劫去的中國的書畫、古器物及一切與文化有關的物品,並與盟軍總部商量要求賠償的步驟,預備為籤和約時作一個具體的方案。這一點是教育部與外交部指定的工作,並在行前已徵得盟軍總部同意。但除此之外,他還有一個前人“未完成的重要使命”,那就是尋找、查證“北京人”!
承載著中國代表團的飛機降落在日本橫濱附近的厚木機場時,已是下午6時前後。這是1946年3月的最後一天,雖說已經過了春分將近10天,但下午6時的日本,仍是一片黃昏景象,在橫濱這座大城市的附近,並不見與黃昏相隨的萬家燈火。
據李濟先生後來回憶,由厚木機場乘汽車到東京中國代表團的住所,雖說只有三十餘里路程,卻走了兩個小時。司機是美國士兵,卻沒開快車,理由很簡單:炸燬了的路,僅僅剛恢復到可以通車的程度。橫濱至東京的這條路,原為工業繁盛區域,日本投降前已被炸光;路旁的高樓大廈、工廠花園統統不見了,所見的只是一堆堆堆在路旁的破鐵、亂板、殘瓦、柱燼等。面對此情此景,李濟感慨萬千:“將近10年的抗戰及竄逃西南各省的經驗,使我此時只感到悲憫:戰時的那股怨氣,似乎軟化了,收縮了,隱蔽了;在那時我確實沒有任何稱快的心情。”
應該說,這次由美國主持的盟軍總部的工作做得十分周到。此前,李濟得到南京美國使館的通知後,盟軍總部就派了一位“中國通”的美國人史克門少校特別先到上海來與他接洽,但是他卻錯過了。
日本的前一天,他去訪史克門少校,少校又未到;到了東京的第三天,他又去找少校,少校卻已飛往上海了。
李濟到東京後所見的第一個美國人是美國海軍司令斯脫特。斯脫特中等身材,灰色眼睛,平常最喜歡穿的衣服,就是黑色海軍制服,他給李濟留下的印象是:“一位很誠懇率直的人”。在服役海軍以前,斯脫特曾是一位富有經驗的博物館工作者。最初他聽說李濟他們來日本尋找“北京人”,“似乎感覺到有一點驚訝”,等李濟將有關“北京人”的前後發掘情況以及它的重大意義與他交談後,他很快便理解了中國人為什麼要苦苦尋找“北京人”了,同時也理解了中國對於文化教育注重的意義,併為中國人對古文明執著的追求精神所深深打動。
斯脫特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