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0月24日於北京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17·養肺
中醫文化隨筆17·養肺
關於養肺,我們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調節情緒,樂觀而不要悲傷。
《黃帝內經素問·五執行大論》:“憂傷肺,喜勝憂。”大意是說,憂悲傷肺,而樂觀或良性心理暗示可以幫助解決憂愁的問題。
《黃帝內經靈樞·本神》:“肺,喜樂無極則傷魄,魄傷則狂,狂者意不存人。”大意是說:對於肺臟,喜樂沒有限度就會傷魄,魄傷就會發狂,狂者意念中沒有別的人。所以,這提示我們喜樂要有限度,例如在進行一些娛樂活動時,都要有一定限度,而不要玩到歇斯底里的程度才罷休。
2、效仿“金德”。
肺在五行中歸於“金”。所以,可以透過效仿“金德”而養肺臟。
《黃帝內經素問·五常政大論》:“其氣潔,其性剛……其類金……”所以,我們可以保持內心的純潔和剛強的特性來養肺。剛強的特性可以幫助克服多愁善感、哭哭啼啼的憂傷習氣,從而幫助避免“憂傷肺”。
《黃帝內經素問·五執行大論》:“在地為金,在體為皮毛……在髒為肺……其德為清,其用為固……”“德清用固”與“氣潔性剛”的含義應該是一致的。
3、寧志無外。
《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秋三月……使志安寧……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逆之則傷肺……”大意是說,秋天三個月,我們應該使自己的志向安寧而不外露,使肺氣清純,這樣可以應秋天之性,是養收之道;反之則傷害肺臟。
其實,除了秋天的三個月,我們平時也應該保持志向的安寧而不故意張揚自己,因為只要努力,離自己的理想就會近一步。這實際上也應該是在養肺。
4、培養氣魄。
《黃帝內經素問·六節藏象論》:“肺者,氣之本,魄之處也。” 大意是說,肺是身體中氣的根本和魄所在之處。
所以,樹立遠大志向,涵(含)而不露,培養偉大的氣魄而不顯示、不傲慢,也符合“德清用固”的特性,所以也應該是在養肺。
“百病生於氣。”“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寒則氣收,炅則氣洩,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由於肺是身體氣的根本,所以,透過“德清用固”和“氣潔性剛”很好地養肺,能夠幫助調節體內的氣機,從而幫助預防和治療疾病,有益於身體的康復。
5、清楚肺病病機。
《黃帝內經素問·至真要大論》:“諸氣膹(fèn)鬱,皆屬於肺。” 何謂膹鬱?《內經知要》卷下:“膹者,喘急上逆,鬱者,否塞不通。”氣機喘急上逆、否塞不通等病症都屬於肺臟的病症。
《黃帝內經靈樞·五邪》:“邪在肺,則病面板痛,寒熱,上氣喘,汗出,咳動肩背。”上述症狀都屬於肺病。
透過了解肺病病機,我們可以更好地在藥物等治療方法的基礎上,透過調節情緒、效仿“金德”、寧志無外、培養氣魄等方法幫助肺部疾病的康復。
2006年10月24日於北京 txt小說上傳分享
18·辨藥
中醫文化隨筆18·辨藥
一些同學在學習和記憶中藥時,往往對中藥的功效等方面覺得很複雜,沒有規律可循。另外,我們為了使藥效更好,也為了避免錯誤用藥和假藥,有必要了解一下辨藥的內容。
關於辨藥,在清·李延罡(gāng)所著的《補撰藥品化義》中講得比較詳細些,我們對此進行一下簡單的介紹。
《補撰藥品化義》提出了“辨藥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