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在首都開二十多家店,還有自己的工廠,那的確規模不算小。
林東和許沁的經濟實力,比他想像的還要更強一些。
他再次恭維道,「你姑真是能耐人,大國他,學習還好吧?」
別看周致禮是生意人,把生意做的很大,但其實,他曾經是劍橋大學的留學生,後來是沒辦法,才不得不輟學了。
許敏每天忙得夠嗆,早出晚歸的,對四個孩子的事兒不太關心,但也知道他們學習都不錯,「挺好的,回回都能考班上前三名。」
周致禮由衷的笑了笑,看了一眼旁邊平庸的侄子,第一次覺得,也許,對於大國來說,留在這樣的養父母身邊,未必是壞事兒。
大國有北京戶口,以後還能上那麼好的學校,這起點就和一般的孩子不一樣,再說了,他在養父母身邊這麼多年,肯定是有感情的,冷不丁的一下子讓他寧縣,孩子肯定也接受不了。
他示意周書林把帶來的禮物留下,就非常客氣的告辭了。
回到涉外酒店,周書林聽到叔叔的計劃,不可思議的說道,「三叔,你的意思,只讓大國改回名字,不接回來了?」
如果這樣,分到大國名下的財產,不就歸了大國的養父母了?
他這個二叔,是一分也撈不到了。
當然了,本來分給他的錢也不會少,但三叔早就說了,按照房頭分,大國一個人分大哥的那一份,他也是同樣的一份,但他有三個孩子呢。
而且他媳婦肚子裡,還現揣著一個呢。
要是他把大國領回去養著,那屬於大國的錢,肯定就是要他保管著了。
周致禮點點頭,「對,不過,分給大國的錢,我會妥善處理,我已經讓小宋去打聽了,看看北京現在有沒有可靠的信託機構,如果有,我預備給大國設定基金,受益人是他一個人。」
周書林不懂信託,也不懂什麼是基金,他還是不同意,說,「叔,你這麼多年都沒回來了,不知道國內的情況,現在存錢也就銀行最牢靠,但大國還是個小孩兒,根本沒辦法開戶啊,即便開戶,那也得是有監護人,這錢,萬一,被他養父母貪了呢?」
理論上講,的確是有這種可能,大國的養父母,的確是條件不錯,開了那麼多店,估計全部的資產加起來上百萬是有了。
這個數字對於普通人家來說,當然算是一個天文數字,但跟大國要分到的財產來比,還算是一個小數目。
自古以來財帛動人心,而且人性也是最經不住考驗的。
他說道,「如果有合適的信託,就按照我說的辦,如果沒有,咱們再商議。」
周書林點了點頭,問,「三叔,今天中午想吃點什麼,我去張羅?」
周致禮喝了口茶,摸出懷表看了看,說,「就在這酒店餐廳吃就行了,天兒熱,跑出去又是一身汗!」
周書林趕緊把風扇給調到最大,說,「可不是嗎,這北京哪哪都好,就是太熱了!」
比他們寧縣,熱多了。
周致禮瞅了瞟一眼侄子,問,「書林,你有沒有想過,要做生意啊?」
周書林還真沒想過,以前沒想過,現在就更不會想了,他現在一心想的是,等財產到了手裡,他趕緊就給存到銀行裡,這錢要是能有一百萬,光是利息就夠他好吃好喝,舒舒服服的過上夢想中的好日子了。
誰還要做生意,費那個勁幹嘛?
他搖了搖頭,說,「三叔,我這些年都在水利局工作,還真沒想過這些,您這是,看上什麼買賣了?」
當年,周致禮和如今已經去世的二哥留學海外,行李是整整齊齊十八個皮箱,好幾個皮箱直接就是一摞摞整齊的銀元,還有各種金銀珠寶。
可惜因為涉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