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後世子孫,也算是不白來人世一遭了。
“磚瓦水泥房。”孟希聲笑道:“在流求便是這個度。”
真德秀更是窘迫,他治下的淮南,百姓住地屋子是他命兵士幫建的夯土茅屋,即使他再治淮南十年,只怕這屋子還是換不掉。
“為何能如此?”李仕民有些懷疑孟希聲在誑人。
“據我所知,淮北糧食畝產比淮南要高出兩成。”孟希聲不動聲色地道:“棉花畝產更是高出四成。”
這又是讓真德秀相當傷腦筋的一件事情,同樣的作物,淮北的產量就是比淮南高,第一年時他以為是良種的問題,故此盯著淮北的種子,甚至向皇帝上奏請求使用與淮北相同的種子,但今年上半年快過去,結果依舊。
“這種大規模集中化的管理,對於農作物自身有利,而且也便於施肥、除蟲等手段地施展。”孟希聲又道:“更重要的是,大規模集中種植,工廠要來收購原棉、糧食進行加工之時,能省去不少人工時間,逝如錢乎,時間便是錢鈔,便是百姓身上之衣口中之食,這省去的人工時間返還到種地的百姓身上,故此淮北農夫收入比之淮南要高出一半來。”
其實孟希聲說得還有些保守,淮北農民除去農場裡的收入之外,還有另一條重要收入途徑,便是做工。農閒時節,農場便會組織農民,建橋修路、整善溝渠,甚至到工廠礦山去幫忙幹活,這一筆收入佔了淮北農民收入的四分之一左右。
“百姓無地,民心便不穩,如此下去,怕不是長久之計。”真德秀終於忍不住自己說道。
“百姓不是無地民心不穩,而是無產無望,才會民心不穩。”孟希聲道:“地不過是產業一種罷了,若是百姓有安穩的生計,有屋有宅,家中老有所養幼有所教,又可以見著生計更好的希望。哪有不穩的道理?”
“自古以來,非窮途末路不至於民變對了,最新一期《大宋時代週刊》不知二位是否看過,上邊有一篇文章,崔相公和耶律晉卿聯名地《兼併問對》,二位可曾注意到?”
提起《兼併問對》,真德秀與李仕民對望了一眼。** ***都是面有異色。
促使真德秀離開楚州來徐州地另一個原因便是這篇《兼併問對》了,這也是今年以來《大宋時代週刊》中出現的最具爭議性地文章,這篇文章用的是對話體,便是崔與之與耶律楚材還有趙一三人地對話誰都知道,這位趙一便是大內中的天子。三人自討論兩漢衰亡與唐天寶後期弊政。都提及“土地兼併”這個核心問題,認為兩漢衰亡與唐時安史之亂、唐末黃巢之亂,都與土地兼併有著直接聯絡,崔與之以為當禁兼併,保持國家有一支龐大穩定的自耕農群體。他在文中稱之為“唯恆產有恆心”,耶律楚材則認為兼併無可避免。兼併本身實際上是一種進步“時進勢進並之則所產更眾而所耗更小”,他認為兼併本身不是問題,問題是隨著兼併帶來的失業:“民失豈地乎,乃其生計也,使民失其地而得其業,失地有何懼哉?今行在城中所謂客戶,皆如是也。”
趙一在這文裡倒沒有展示自己的觀點,整個過程他都扮演著一個引導的角色,引導崔與之和耶律楚材展示自己的論點論據。相互激辯,最後又替二人總結出共識來。最後崔與之雖然對於土地兼併問題上還保留自己意見,但卻承認,只要能解決兼併後失地農民地生計問題,“民變不足為虞也”。
自從去年華亭府民變之後,這是第一次正式討論造成民主的原因,這也幾乎是向天下官僚士大夫出響亮的訊號:土地兼滅可以,但是兼併造成的流民問題必須要解決。*****
這些官僚士大夫不是傻瓜,結合官家大力推行的政策。便知道解決之道在於展工商業。特別是能吸納眾多勞動力地工業。耶律楚材在《兼併問對》中說:五口之家,有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