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331章 【興辦學校】

獻俘儀式結束後,永璜正式回到宮中。 “怎麼樣,這次從軍,收穫大吧?”項南問他道。 “收穫大極了。”永璜點了點頭,“皇阿瑪,兒臣現在知道,祖宗開疆拓土,定鼎中原是多麼不易,也知道了皇阿瑪為什麼力主科技發展。 實話說,若沒有皇阿瑪提供的炸藥包,單是那些碉樓就能讓我數萬大軍寸步難行。還有皇阿瑪研發的大炮、長槍,對陣大小金川也有極大的優勢。 大小金川雖然勇猛,悍不畏死,但他們的武器太落後,弓箭刀槍根本沒法和長槍、大炮相比,簡直就是一觸即潰。 所以皇阿瑪說得對,我們大清應該重視新式武器的研發,而不能再執著於弓馬騎射。否則,大小金川就是我們的榜樣。” “不錯,總算是有些見識了。”項南點了點頭道,“永璜,記住‘落後就要捱打’,是顛撲不破的真理。 大小金川未必不勇猛,未必不狡猾,但為何會被我大清一舉掃除,就是因為它們太落後了。武器落後、實力落後、人口落後。所以我們千萬不要重蹈覆轍。” “是,兒臣深以為然。”永璜點了點頭。 “那你出去這一趟,也看到了外面的世界,你覺得百姓的生活如何?”項南又問道。 “百姓生活富足安康,所到之處歌舞昇平,都盛讚皇阿瑪是明君聖主。”永璜立刻回答道。 “朕不要聽這些空話套話,照實了說。”項南擺擺手道。 “兒臣說的是實話。”永璜連忙道。 項南頓時沉下臉來,冷冷的道,“古人云。‘知恥近乎勇’。一個人犯錯不可怕,但若連承認的勇氣都沒有,怎麼奢望他今後能夠改好。” “是,皇阿瑪。”永璜見他這麼說,只得實話實說道,“底層老百姓的日子,過得的確不是太好。 兒臣從京城一路前往天府,沿途所見很多百姓都是衣不蔽體,食不果腹,居無定所,窮到賣兒賣女的也有。” “這才是實話。”項南點點頭道,“老百姓苦啊,所以不要聽那些官員誇什麼盛世,誇什麼聖明,就開始得意洋洋了。 這天下間只要還有一個百姓捱餓,那就還是我們的責任。永璜,你這次是去見了世面了,知道了民間疾苦。 朕希望你牢記這份經歷,以此來警醒自己,一定不要鬆懈大意,居功自傲,貪圖享樂。” “是,皇阿瑪,兒臣遵命。”永璜躬身道。 “好了,去看看你母后吧。自你出征之後,她天天替你憂心,每天都去安華殿替你祈福。”項南又道。 “是,皇阿瑪。”永璜點頭道。 …… 平定大小金川之後,項南在朝中和民間的聲望再上一個臺階。 隨後,他便對科舉進行了深化改革。 以往科舉雖然都是考八股文章,但考出來的其實並不都是書呆子。 畢竟全國數百萬讀書人,每三年才舉行一次科舉,而且每次錄取進士只有兩三百人而已。等於說,一萬人中才有一人有幸考中進士,才有當官的機會。這樣的人不聰明是不可能的。 可是這樣的人雖然聰明,但是學科都太偏,全都是文科,寫文章固然是一流的,可是在理科、工科方面大多不過關。 也因此,歷朝歷代,理科都長期得不到重視,很多科技發明,甚至被稱為是“奇淫巧技”而大加貶斥。不僅導致很多有用技術失傳,也導致科技創新停滯不前。 這樣自然是不可以的。要知道最近百年,是西方諸國科學技術爆發的黃金時期。航海技術、火器技術、蒸汽機、電磁學、化學、物理……都在突飛猛進。 只有國人還抱著幾千年前的《四書五經》不放,裹足不前,大大落後。因此項南才決定改革科舉。 他在乾隆六年時,就已經在縣學、府學、州學、國子監等國辦學校中,加入了地理、物理、數學、外語四大科目。 並在隨後的科舉考試中,增加了這四門學科。當然名義上,這四科成績只是做參考,不計入總分。 但是現在項南要求這四科的成績,會佔到科舉總成績的一半。也即是說,就算八股文章寫得好,得了一百分。其餘四科一竅不通,那也只有五十分,也是不及格的。 如此旨意之下,許多讀書人直接傻眼。 因為之前項南在縣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