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忠隨即就把田魁的事,當個趣聞,告訴了王天和。 “王大人,您看,這不是想不到的事麼。我隨手一救,居然還救了個進士。”他笑著說道。 “噢~這倒是個奇聞。”王天和點點頭,沉吟著問道,“那進士的才學怎麼樣?” “應該是不錯的吧。不然的話,他一個窮秀才,無錢送禮,還能考中進士?”盧忠想了一下道。 “人品又如何?”王天和又問道。 “還算有報恩之心。”盧忠又想了想道,“一般人發達之後,多半都不願再提昔日齷齪之事。他卻還能登門謝恩,已經很難得了。” “既然如此,不如幫他某個一官半職,或許將來就有用處。”王天和考慮了一下道。 “他一個落拓進士,能有什麼用處啊?”盧忠一聽,撇撇嘴道。 “你個笨蛋!他再落拓,那也是進士,讀書人中的佼佼者,未來的前途不可限量。”王天和瞪了他一眼道,“咱們現在拉他一把,將來就有用得著他的地方。” 清朝雖然屢興文字獄,打壓讀書人,但是朝中官員還是讀書人多。而讀書人又以同門、同鄉、同科的名義交往,形成了盤根錯節,勢力龐大的關係網。 這個關係網的能量是極強的。 比如清末四大奇案之一的楊乃武與小白菜,之所以最後能翻案,楊乃武的江浙舉人的身份就起了關鍵作用。 楊乃武與小白菜這件案子,是湘軍一系的官員審判。當時湘軍打敗太平天國,立下不世奇功,湘系軍閥勢力也因此蓬勃發展。從縣到府到省到朝廷,都有湘軍出身的官員。 他們既是同袍,又是同鄉,官官相護,勢力是極其強大的,使得楊乃武很難翻得了案。 但好在他是江浙人,又是舉人身份,而朝廷之中江浙籍官員極多,他們出於同鄉之情,紛紛支援楊乃武。才最終推翻了冤案。不然換其他百姓,早就死了。 而田魁是進士,若是培養的好,能量比楊乃武還大。 “是,您說得有道理。”盧忠連忙躬身道。 …… “對了,你想到收拾喜來樂的法子了麼?”王天和又問盧忠道。 “還在想。”盧忠連忙道。 “我剛收到訊息,喜來樂要在京城開醫校,不必拜師,只要交錢,就能夠跟著他學習醫術。”王天和冷聲說道。 “竟有這樣的事?!他是不是傻呀,哪有這樣幹得?”盧忠詫異道。 自古有言,法不輕傳,道不賤賣。唐僧是佛祖的二徒弟,要取真經,還得過九九八十一難呢。 項南卻不需拜師,只要交錢,就能跟他學醫術,這未免也太荒唐了。 “那你覺得他傻麼?”王天和瞅了他一眼道。 “當然不傻。”盧忠連忙擺擺手,從項南的表現來看,他不僅不傻,反而還相當的聰明。 “那他這樣做得目的是什麼,他就不怕教會徒弟,餓死師父?”盧忠又不解的道。 之所以有法不輕傳,道不賤賣的規矩,就是擔心培養出競爭者,害自己丟了飯碗。項南這麼教學生,遲早還不被擠兌的無路可走? “不管他的目的是什麼,總之是不能讓他做到。”王天和咬牙道,“不然,京城所有的太醫、中醫世家的子弟,都跟他去學醫了。到時候,咱們想對付他,就更困難了。” “您說得對。”盧忠想了一想,隨後點了點頭。 就算不拜師,只要傳授過醫術,那就有一炷香火情。若京城所有太醫、中醫世家的子弟都跟他學醫,那項南的勢力也小不了。 “所以,必須儘快想辦法把他除了,不能讓他在京城胡搞瞎搞。”王天河又催促道。 “大人,我正想辦法呢。”盧忠連忙道,“可是,那個喜來樂做事很謹慎。整天都待在王爺府,我想讓人下手都難呢。您再容我點功夫兒,我肯定能想法治他。” “必須儘快。”王天和點點頭道。 …… 轉過天來,項南就找胡素花,“夫人,王爺賜給咱們的玉帶呢,拿出來。” “玉帶?!你要它幹嘛呀?”胡素花疑惑地問道。 “王爺想借去戴幾天。”項南解釋道,“過幾天就送回來了。” “你蒙我吧!王爺府什麼樣的玉帶沒有,還非得要借這一根吶?”胡素花狐疑的道,“該不會是你想拿去顯擺吧?” “哎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