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被敵人炮火甚至航空隊炸斷了呢?”
“這個妨……真要是如此,我們的炮兵就在洛潘河南岸展開,然後掩護步兵沿著河向東卷擊過去……只是師長閣下就沒法親自來指揮我們團作戰了……不行就跨河架起有線電話,再不行只能線電臺聯絡了……不過到時候還有個和步兵第141團誰指揮誰的問題……”團長馮。勃洛姆堡中校沉吟著道。…
“誰先擺開陣勢誰就佔據主動,到時候鐵定是團長您替師部指揮洛潘河南的2個步兵團和炮兵……咱別的不說,擊潰武藤旅團和米澤騎兵聯隊還是很有希望的……這年頭,打仗不就得靠大炮機槍麼,這一點我們怎麼都比小鬼子的什麼甲種師團所屬旅團強的多!”凱瑟琳上尉的語氣中充滿了自信。
步兵第140團的行動計劃就這麼初步定了下來,與此同時,在克拉斯諾拉得森林東邊的營地裡,同樣的一幕也在上演,預備步兵第141團團長也接到了師部的命令,“105輕型野戰榴炮第141營配屬給你團行動,141團的任務是在140團之後登上葉卡捷琳諾斯拉夫開來的運兵列車,北上哈爾科夫南城區的東南角,協同馮。勃洛姆堡的步兵第140團一起殲滅日軍武藤旅團和米澤騎兵聯隊主力!”
預備步兵第47師步兵141團的團長是威廉。馮。里布少校,不要奇怪,這個少校團長輪年齡比步兵第140團團長維爾納。馮。勃洛姆堡中校還要大上那麼兩歲,馮。里布少校能代理步兵第141團團長的職務,乃是因為他的名字中多了一個von。
威廉·馮·里布出生於巴伐利亞州的蘭茨貝格,他在1895年加入了巴伐利亞軍隊成為軍官學員。在被晉升為炮兵中尉時,里氏被派往中國鎮壓義和團運動。後來,他在慕尼黑進入了巴伐利亞戰爭學院(1907年至1909年和進入在柏林的總參謀部(1909年至1911年。被晉升為上尉後,里氏在埃爾蘭根擔任巴伐利亞第10野戰炮的炮兵連指揮官(1912至1913年。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里布是巴伐利亞第1軍的參謀人員,然後服役於巴伐利亞第11步兵師。後晉升為少校,1916年夏天,里布被派往東線。次年,他被任命為巴伐利亞王儲魯普雷希特的參謀人員。
1916年5月29日,因為於1915年5月2日的戰功,里布收到馬克思·約瑟夫軍事騎士勳章。這在巴伐利亞相當於普魯士的藍馬克斯勳章,與其獲得令里布進入貴族的行列:1916年6月21日,他獲得了貴族的頭銜,其名字因加入“裡特”和德國貴族助詞“馮”而改變。
這枚勳章和進入貴族的行列,使得馮。里布進入了巴伐利亞王儲魯普雷希特的法眼,擔任了王儲的參謀人員,之後則被王儲推薦到了威廉格萊納大將麾下的駐烏克蘭德國第10集團軍司令部任職,接著是被大將推薦到了赫爾曼。馮。弗朗索瓦上將的預備步兵第29軍司令部,接著又被打發到斯文。馮。諾伊豪斯少將指揮的預備步兵第47師。
威廉。馮。里布少校能以少校的身份代理指揮一個德國標準編制的預備步兵團,這誘惑遠大於他在師部當參謀……事實上,這位少校代理團長的表現很出色,已經成為第10集團軍下一批軍官晉升名單候選人中的一員,雖然馮。里布少校還在鬱悶比自己小2歲的馮。勃洛姆堡比自己早的晉升成了陸軍中校,這也使得馮。勃洛姆堡少校之前的代理步兵第140團團長前的代理2字被名正言順的去掉了。
說到馮。里布的貴人巴伐利亞王儲,魯普雷希特(rupprecht,1869年5月18日-1955年8月2日,全名魯普雷希特·瑪利亞·柳特波德·斐迪南(rupprechtma日aluitpoldferdinand,巴伐利亞王儲,1921年後為巴伐利亞王室首領,稱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