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部”。
這處舉行龍抬頭活動的田地也在成都城的南郊,離“工業部”並不遠,所以,劉厚一行很快就來到了“工業部”。
武器研究院早就得到皇帝到來的通知,已經做好了測試新火箭筒的準備,劉厚直接被引領到靶場觀看試射。
當劉厚的黃羅傘出現在靶場時,靶場中跪下了一大堆的人,山呼萬歲後,劉厚道了一聲“平身”,眾人呼啦一聲站了起來。這些人當中有“工業部”的官員,如董允等,有武器研究院的負責人、參與研發新武器的技術人員,如馬均等,但是,最讓劉厚矚目的是整整齊齊排成五排的五十名士兵。
這五十名士兵每個人腳下都有一個大鐵筒,鐵筒被一個簡陋的支架支撐著,筒口統一斜指前方天空。這就是新研發的單兵火箭筒。
在劉厚攻佔成都時,曾經試驗過“克秋殺”火箭炮,這種火箭炮威力驚人,每次可發射五十發火箭彈,可以對一片區域實施覆蓋式的打擊。
可是,這種火箭炮體積龐大,笨重無比,不方便攜帶和運輸。雖然“克秋殺”的基座安裝了鋼輪,可以用牛馬等牲口拖拉著走動,不過這個時代的路況非常差,很多路都是土路,笨重的“克秋殺”極易使鋼輪陷進泥土裡。
而且打仗過程中,經常要行軍到荒山野嶺中,這麼笨重的傢伙即使有牛馬拉著,也很難翻山越嶺。所以上次戰鬥結束後,劉厚就讓武器研究院研發更輕便、更易於攜帶的新式火箭炮。
後來,馬均出了個主意,那就是化整為零,他將有五十個炮筒的“克秋殺”拆散,拆成單獨的一個個發射筒,每個火箭筒再安裝上一個可以摺疊的簡易支架。這樣一折騰,每個火箭筒一共只有十來斤重。
平時只要將支架摺疊起來,一個單兵就可以背在背上滿山跑,這就完全解決了運輸問題。當需要使用時,只要開啟支架,將火箭筒架在地上,根據射程遠近調整支架的仰角,就可以實施發射了。
這一過程對於炮兵要求很高,炮兵首先要會瞄準很遠的目標,炮兵還需要會測距,根據測出來的距離調整火箭筒的仰角,當然,大多數情況下是由指揮官統一規定射擊距離的,但是也有自由射擊的時候,這個時候是需要炮兵自己掌握射擊距離的。
仰角的刻度盤上直接已經標上了距離,這是根據大量的實驗得出來的經驗值。炮兵並不會算彈道,畢竟要考慮地心引力、空氣阻力、地轉偏向力等因素,那個計算過程太複雜了,別說是三國時代的原始人,就算是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劉厚也不會算。
所以,劉厚採取了最簡單也是最有效的方法——走經驗主義的路線。讓實驗人員在每個刻度試射一些火箭彈,測量它們平均飛出多少米,直接將這個數值記錄在刻度旁邊,這樣就不用管有多少影響因素一概不用去管,反正我們知道這個角度能打多遠就行了。
這就要求火箭彈必須標準化生產,裝藥量、火箭彈的重量、形狀等等都要一模一樣,這樣才能最大程度保障準確性。從這裡也可以看得出,火箭炮的準確性真的很一般,經常會有偏差十幾米甚至幾十米的情況出現。
在實戰中,很多士兵都喜歡將火箭筒扛在肩上,用肉眼瞄準敵人打,這一招對付距離較近的目標往往很有效,不過這是後話,這裡先不多說了。
回到試射現場,馬均作為研發方代表,向劉厚彙報了新火箭筒的研發過程,和各項效能指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