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整而妄起戰端,很有可能會遭到戰敗的下場,所以,趁機收復東北諸小國的想法僅在華安的頭腦中想了一下,便立刻否定了。
飯要一口一口的吃,路要一步一步的走,拓土開疆已經是華安的既定策略。不過,並不能一次性解決。需要逐步進行,一點一滴的將大晉的國土一步步的向四周進行拓展。
在拓展領土的過程中,大量的移民是鞏固成果所必須的,而這就要求現有的土地上有足夠的人口,以便進行移民。
此時的百姓之中,大多十五歲左右就成親了。十五年便是一代人,而在沒有生育限制的時代,每對夫妻幾乎每一到兩年就會生下一個孩子,一對夫妻一生擁有十個左右孩子的機率是很大的,也就是說。若是沒有夭折存和難產等情況存在的話,十五年的時間,人口就會成倍增加,當然,這些都是理論數值,實際的人口增長肯定遠遠達不到這麼多,因為存在很多夭折、難產等各種情況,而這些情況,對人口的增長會有很大的抑制作用。
遙想後世的科技發達年代,人均壽命大幅增加,但人口增長一倍也花了足足四十年的時間,而此時自然不可能達到這麼高的水平,不過,若是改善百姓的生存條件,增加糧食產量和大幅提高醫療水平,然後,再提出一些激勵措施,華安相信,此時的人口增加速度,很有可能會超過後世,畢竟,激勵措施會大大的增加百姓生兒育女的積極性,從而讓人口大幅度的增長。
提高糧食產量,自然是要大規模的興修水利,並開墾更多的田地,而提高全民的醫療水平,則必須要開辦醫學學堂,讓更多的人才掌握醫學知識,從而讓全天下的老百姓受益。
興修水利和開墾農田,自然要交給李疏渠等水利專家負責,而大規模的開辦醫學學堂,則必須交給以皇甫醫為首的醫學人才負責。
這兩件事情其實早就已經在進行了,不過,受到資金和人力的限制,規模和地域還是太小,並沒有在全國氛圍內推廣,而他們下一步要做的,就是要在全國範圍內進行推廣,並進行一些必要的改良。
雖然,此時北伐燕國才是重中之重,但這些關係到民生的事情,還是不能拖延,要在北伐燕國的同時一併進行。
此時,李疏渠仍在河北興修水利,而皇甫醫則前往長安城,對長安城的醫學館進行定期的視察,為了將自己的更大的計劃告訴他們,華安立即下達命令,讓二人儘快返回洛陽城。
在洛陽城的皇宮之中,華安將從何忠府邸繳獲的大量檔案分發給滿朝的眾大臣,並告訴皇帝司馬聃和眾大臣,此次與何忠合謀的六大勢力已經被殲滅五股,還有一股勢力逃走了,而這股勢力便是燕國勢力。
為此,華安要求起兵攻打燕國,理由除了燕國與何忠密謀之外,還有一條便是要收復本該屬於大晉的幽州和平州,恢復大晉原有的國土。
華安的北伐要求剛剛提出,便得到了絕大多數大臣的支援,這些大臣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自己的親信,剩下的則全都是一群見風使舵之人,而反對的大臣則寥寥無幾,他們反對的理由,無非就是燕國偏居一隅且兵馬眾多,遠征燕國是勞民傷財的行為,會大大損耗大晉的國力,讓皇帝三思云云。
皇帝司馬聃的身體剛剛恢復一點,便忍著頭痛前來上朝,卻遇到討論北伐燕國的大事,他頓時頭痛欲裂,根本就不想太讓大臣爭論下去了,便立即同意了華安的奏請,讓華安負責遠征燕國。
得到皇帝司馬聃的首肯之後,華安再次要求調十萬荊州軍北上,與自己麾下的兵馬一同進攻燕國,以增加獲勝的機率。
華安此言一出。大殿之上的眾大臣立馬就明白了華安的意圖是為了削弱燕國的實力,而司馬聃卻不管這些,立即就同意了,並將所有事情交給華安處置,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