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又聽這洛陽內的童謠。這童謠的意思,想必諸公都是明白。此乃天意所召,令吾等漢朝遷都長安。本相國已與聖上商議,決定遷都長安,汝等各宜促裝,準備此事,莫要耽誤了遷都的時機。”
朝下司徒楊彪,咬了咬牙,終還是敵不過良心,走出一步,予董卓對視說道。
“相國大人,這童謠只是兒戲之說,怎能當真。若是無故捐宗廟,棄皇陵,恐苦了洛陽百姓。天下動之容易,安之卻難吶!”
董卓眼眸一眯,大手就不覺地放到了腰間寶刀上,冷冷喝道。
“楊師徒之言,是欲阻漢朝旺盛乎?”
楊彪的發言,似乎激起了不少人的血性。太尉黃琬和司徒荀爽紛紛走出諫言,皆說遷都,百害而無一利,只會令百姓騷動不寧。
只是這些人的進諫,非但沒有讓董卓遷都的心意有減,反而激起了董卓的怒火。董卓掣出腰間寶刀,怒目大喝,便要在朝堂上殺人。還好,李儒及時勸阻,董卓才此作罷,罷免了楊彪、黃琬、荀爽的官職,降其為庶民。
其他朝中官員見之,無人敢言,董卓惡聲再問有何人反對,百官齊齊拜日認同。而至始至終,坐在龍椅上的漢獻帝一言不發,唯有冷眼旁觀。
遷都訊息一出,整個洛陽近百萬人口皆是大驚慌亂。而董卓又依李儒之計,派五千涼州鐵甲騎軍,遍行捉拿洛陽富戶,共數千家,插旗頭上大書‘反臣逆黨’,盡斬於城外,取其家財以補軍姿。
同時,董卓又將與師出於汝南袁氏一家門徒的官吏全部打上逆賊的名頭,將其誅殺,斂其家財。
董卓在洛陽城不斷地謀財害命,收斂巨金,無惡不作,洛陽城內一片哀聲怨氣,冤血染天。而又是數日後,董卓差李催郭汜二將,領一萬軍士,於洛陽挨家挨戶,持刀入戶,強制百姓遷離。此間又縱軍士淫ren妻女,奪人財產,若有反抗,涼州軍士手執白刃,光天化日之下肆意殺人。一時間啼哭之聲,可謂是震動天地。
遷都事宜,在一步步地進行著。而洛陽每日幾乎都將近有百人,死在董卓兵馬的壓迫之下。
與此同時,另一邊虎牢關下。
在三日前,虎牢關守將呂布忽然令大軍離去,緊緊留下不到八千兵力把守虎牢,:。那虎牢守將見義師右盟勢大,守了三日便主動獻關。
義師右盟奪了虎牢關,其下各諸侯皆是大喜。不過除了曹操和文翰兩人之外。
曹操望著虎牢關外,呂布大軍離開的痕跡,向旁邊的文翰說道。
“不凡汝看,呂布離開甚是急促。依曹某所知,這箕關仍未被袁本初所破。這呂布為何如此著急離開虎牢?難道,洛陽有大變故?”
文翰眉頭深鎖,而且臉色越來越難看,雙手不覺緊緊拽拳,連指甲插入血肉流出了血,也渾然不覺。
看來董卓準備要火燒洛陽,遷都長安了!文翰清晰記得歷史中的記載,董卓挾持獻帝西都長安,臨行把洛陽鉅商富賈幾乎全都殺絕,奪其家財。然後又將宮中的金珠寶器、文物圖書強行劫走,並焚燒宮廟、官府和居家,未及時離去的百姓,被其燒死足有近十萬。並脅迫洛陽近百萬洛陽百姓與他一起西行,致使洛陽周圍二百里內無復孑遺,室屋蕩盡,荒蕪凋敝,無復人煙。
而且,這百萬百姓一路遭董卓兵馬持刀威逼,每百姓一隊,間軍一隊,互相拖押,使百姓死於溝壑者,不可勝數。如有行得遲者,便令軍士持刀,於路殺人,一路直到長安,橫屍遍野,因此而死去的百姓足有數十萬人!!
先不論董卓燒燬洛陽,給後世帶來多大的影響,就單論他燒死、逼死這近數十萬百姓,其罪孽便是令人髮指!!這可謂是董卓其一生最大的惡行。
在文翰腦海中,湧起了一幅幅人間地獄的慘狀。火焰張天的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