枉耗費如此多的兵馬、巨糧!!”
關羽初來川地,不知軍士連番久戰,勞苦思鄉。宴席諸將聽了,皆有愧疚之色。在席中的徐庶聽了關羽這般問起,微微搖首,長嘆一聲。坐於高堂的文翰聽言,神色一沉,徐徐而道。
“二哥有所不知,我軍兵士在此川地,久戰近有數年之久,無不翹首望之歸鄉,何況屢屢惡戰,兵士勞苦。再者,蠻夷勢大,懷恨而來。諸葛孔明瞞天過海,引兵入川。大耳賊又與蠻夷同盟相抗,若我執意而為,必敗無疑,故而撤之。”
第一千三十一章 撤走西川(下)
關羽聽了,丹鳳目一瞪,忿然而起,厲聲喝道。
“我等食君俸祿,自然要分君之憂,任君驅之。如今亂世未平,若三弟能早日平定天下,亦是天下百姓之望也。如今大業未成,軍士當以君之志向為已任,肝膽塗地,效死而戰!!”
關羽此言一落,宴席中不少有思鄉情緒的將士,皆是臉色大變,不敢反駁。關羽瞪著丹鳳目,環視四周,無一人敢與之直視。文翰見狀,把手一招,凝聲而道。
“二哥暫且息怒,且聽我一言。國以人為本,軍以士為重。我軍兵士,皆乃百姓之丈夫孩兒,我等遠征在外,家中父老數年不得見之,終日擔憂。兵士皆為他人丈夫孩兒,自然亦望能見之家人。此乃人之常情,豈可怪之。何況我等不惜造以殺孽,終日於刀口舔血,無乎望於能為百姓造就福祉。倘若我等不顧民情軍心,只知一味攻城略地,實非仁者之師。如此一來,與昔年那袁本初有何異哉?!”
關羽聽之,臉色一怔,一時無言以對。席下諸將聽言,無不心中感激、慶幸。徐庶臉色一變,眼見文翰毫無半分虛偽做作,霎時間思緒萬分,暗道此等人物,方才是他一生所尋之明主。徐庶想必,忽然出席,拱手一拜。
“軍侯能以百姓、軍士為先,實乃我等臣子洪福!!”
徐庶此言一落,席下將士紛紛起身而拜。李優、成公英兩人相視一眼,皆展露笑容。關羽見狀,長嘆一聲,拱手而道。
“末將愚昧,不識主公苦心,大放厥詞,實為有過,甘願受罰。”
文翰見之,卻是一笑,好生安撫。
“二哥一心為我,我焉能責怪。”
當夜,眾人皆飲至大醉,方才各自散去。數日後,文翰聚合一眾文武,商議守關事宜。魏延主動請纓,願守葭萌關。文翰與徐庶、李優、成公英等謀士商議,定落決議,命魏延把守葭萌關,徐榮鎮守漢中,成公英相輔。其餘文武,皆隨文翰班師撤回西北。至此,西北軍征戰川地的戰事終於告一段落。
與此同時,早有細作報之孟獲,言西北軍已經撤走。孟獲聽聞大喜,速派其弟孟優前往關中,索取巴西。孟優領命,即日收拾行裝,進往巴西境界。
當夜,馬超來尋黃權,問道。
“黃公,如今西北軍已經撤走。梓潼本乃漢室之土,主公絕不會輕易割讓。我等亦是時候功成身退,早日迴歸,以備戰事。”
黃權聽言,卻是搖首一笑,暫不發言。馬超見之,眉頭一皺,連忙問道。
“黃公,此乃何意?”
“呵呵。馬將軍,此時只怕我等就算欲走,那蠻王孟獲亦絕不准許。”
黃權微微一笑,馬超聽之,獅目一瞪,厲聲喝道。
“他憑甚不與我等離開!?”
“馬將軍暫且息怒。方今文不凡已班師而回西北,那孟獲自然俱主公不願還與巴西,此時必欲使我等為人質,來逼得主公就範。倘若主公不許,孟獲定然會剷除你我,以洩其恨!!”
黃權徐徐分析,馬超聽言臉色連變,眉頭深鎖,沉思一陣,又與黃權疾言厲色而道。
“倘若如此,黃公今夜便收拾行裝,我暗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