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七一章 示範戶效應

們看到實實在在的效果。對政府而言,也能透過這種示範種植,做一些針對性的推廣。這點規模,我還是有信心把東西賣出去。”

“確實!就咱們百林及周邊各縣而言,反季節蔬菜大棚這個專案,還真的不多。你挑的兩種菇還有木耳,就算鮮貨賣不掉,還能做成乾貨。

剩下唯一有點懸念的,或許就是草莓這種大棚水果。只是這些水果,運到州里或省裡的大型超市,估計還是沒問題的。至少定山州,我還沒聽說有那裡搞這個。”

“是的!正是因為,暫時還沒人搞這個,或者說還沒形成相應的規模,我才覺得有搞頭。只要走好第一步,建立相對穩定的銷售渠道,後期我們也能搶佔市場。

這些種植專案,很適合山民村寨。地不多,人手卻不少。將有限的土地,用於從事附加值更高的種養殖專案。只要東西賣的出去,收入肯定比種地更高。”

聽著沐正峰說出的話,胡前進也覺得這種先行理念,也恰恰是很多人所欠缺的。做事之前,很多人都瞻前顧後。可唯獨眼前這個年青人,卻有一股闖勁。

這些種養殖專案,真能形成規模效應,那對百林縣而言,或許是一次難得的機會。做為民族自治縣,若山民都能脫貧致富,何愁縣裡經濟發展不起來?

做為新任政務官,胡前進自然希望任期內能有所作為。現在沐正峰的計劃書,何嘗不是一個機會?而他要做的,無非就是給予些政策方面支援,他又怎麼可能拒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