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7部分

死,落的千古笑柄。

而事實真是這樣嗎?

可笑啊,可笑至極。

一個被歷史扭曲靈魂的人,一個背上千古罵名而壯志末酬的人。只因為羅貫中的《三國演義》為了維護正統王室,為了塑造諸葛亮智慧化身的形像。周瑜便這樣被沉冤千年,千夫所指。

想想陳壽的《三國志》。

這部成書於西晉的史書,是以曹魏為正統史而成。因此書中極力掩飾魏武的失敗,以至於赤壁之戰只用“公至赤壁,與備戰,不利;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軍還。”數十字輕描淡寫一筆帶過,令人根本來不及意識到這場戰役在鼎足三分中的決定性意義。

但即便在這樣明白的正統觀的指導下,陳壽為周瑜所作的仍是佳傳一篇:政治上高瞻遠矚,忠心耿耿;軍事上“膽略兼人”,智勇雙全;人格修養上,“性度恢廊”,情趣高雅。尤其是在《武帝紀》中諱莫如深的赤壁之戰,在《周瑜傳》中描術得鮮明而生動,而無論是戰前的“驅馳於顛危之際”決策破曹;還是戰時的挽強為弱,火攻破敵;抑或戰後以清醒的體局意識力拓荊州進取益州,都翔實而深刻地展示了周瑜卓越的軍事才華。甚至在卷末,陳壽還意猶未盡地評論道:“建獨斷之明,山眾人之表,實奇才也!”

然而就是這樣的人材,他的雄才大略,他的儒雅雍容被歲月的洪流沖刷得面目全非。特別是為了陪襯諸葛亮,為了維護漢室正統,變成器量狹小,目光短淺而又意氣用事的青年將領。

我們再來看看吧,歷史上諸葛亮雖然只比周瑜年輕六歲,卻已不是一個時代的人了!周瑜擠身前三國時期英雄爭霸定天下大勢的時代,諸葛亮卻只能身處後三國時期謹慎守成搞拉鋸戰而已。

當時決定的天下格局的是曹和周瑜,一個統一北方,一個導致天下三分。《三國名臣贊序》兩次提到周瑜對三分天下的決定作用:“晚節曜奇,則叄分於赤壁”,“卓卓若人,曜奇赤壁。三光參分,宇宙暫隔。”而根本沒有提到別人對三分格局的貢獻。也許大家會以《隆中對》為依據,說諸葛亮是定天下三分的人,這太不公平了!《隆中對》當然是諸葛亮早年的積累,體現出他的遠見卓識,他看出曹平定江南不一定能成功。但對於決定三分的那場“赤壁之戰”,諸葛亮唯一的貢獻就是促成孫劉聯盟,當然還是孫權一方先有這個打算的。本來諸葛亮從周瑜身上搶走的東西實在太多。

周瑜一生唯一的失敗,不是敗給諸葛亮,也不是敗給曹,而是敗給了孫權。如若他選擇正統的劉備,或者選擇一統曹,而不是選擇暴發戶一樣的孫權,周瑜會是這樣的結局嗎?沒有人敢肯定。

每每想到這些,張浪的心裡便控制不住的洶湧澎湃。

如今就算不能來給你周瑜翻案,至少也會從新給你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

想到這些,張浪用了好多時間平復心中的激動,努力不讓自己情緒表漏出來。

眾人也都驚異的看著張浪臉上陰晴不定的表情,不知道他在想些什麼。

好久,張浪才回過神來,盡力用著平靜的聲音道:“周瑜,孫策已經歸降於我,我也正的很希望得到你的幫助,因為我比任何人都明白你的作用有多麼大,包括孫策。你說吧,怎麼樣,你才能肯為我效力?”

周瑜用著不信的眼神看著張浪,他十分懷疑孫策變節的可能性。但看到張浪期待而又認真的表情,心裡不由開始有些動搖。

周瑜低著頭,眼裡的目光十分複雜,一個有抱負的人,是不可能這樣年紀青青,而又心甘情願去死的。正如張浪所說,自己的價值到底有多大,只怕沒有人能明白。

張浪看著周瑜不說話,又追加一句道:“任必呢這麼執著呢,只要你能學會退後一步,他日江山必出自你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