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爵十分奇怪,因為今日巡邏的瑞士衛隊比往日多了許多。往常廣場上最多是兩隊衛隊同時巡邏,而現在卻有五隊衛隊。
有了離開宮殿的經驗,沙特爾公爵大著膽子,從容地走上廣場。一隊士兵經過他,但他並沒有暴露,這令他鬆了一口氣。
他走到廣場中央,五隊士兵分別在他的左後、斜方,恰在這時,他突然身後有人喊道:“抓住他,他不是樞機主教,是他行刺了教皇陛下”
“行刺教皇?”沙特爾公爵來不及反應,只覺胸口一痛,原是一柄長矛刺入了皮肉。
他當即倒地,隨後周圍的瑞士衛隊圍了上來,一齊舉矛其刺。
站在宮殿門口的樞機主教喬瓦尼?安其羅?布拉斯基,看著廣場上發生的事情偷偷笑了笑,他就是之前出賣沙特爾公爵之人。
3月10日凌晨,教皇克雷芒十四世遭前法蘭西貴族沙特爾公爵行刺,兇手於同日被教皇衛隊殺於宮殿廣場。同日下午,樞機主教喬瓦尼?安其羅?布拉斯基以高**當選為新任教皇,稱為庇護六世。
……如果不是某章的最後一頁……
……如果是某章的最後一頁……。。
第三百八十二章 提前準備
第三百八十二章 提前準備
……
第三百八十二章提前準備
教皇被害,沙特爾公爵以兇手身份被就地正法,新教皇在同一日被選出,這件發生在羅馬奎里納爾宮之事,在數日之內便轟動了整個歐洲,特別是對天主教國家而言,這令人格外驚愕。
近些年來,法蘭西、西班牙等天主教強國對教皇一直是陽奉陰違,雙方實際上已經處於一種平等的外交關係,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法蘭西、西班牙等強國秉持著自身的實力而對教皇以威脅。勢力極強的耶穌會便是在這些強國們的威脅下,而令克雷芒十四世被迫解散。
然而,雖說教皇已經淪落,可無論是法蘭西、西班牙或是奧地利,其國內的教會勢力亦是十分強大,教會仍然掌握著許多土地,雖然各國國內的教會都受國王節制,可為了能夠更好的控制這些教會,各國也希望能夠由一個“聽話”之人登上教皇寶座。
路易在得知羅馬發生的這一事件後,便立即召見了首相伏爾泰和外交大臣舒瓦瑟爾公爵。
路易在杜伊勒裡宮的國王辦公室會見了二人,在二人行禮之後,他便直接說道:“剛剛從羅馬傳來了訊息,教皇克雷芒十四世被刺,而兇手是沙特爾,沙特爾也在不久後被教皇衛隊殺死。”
伏爾泰和舒瓦瑟爾公爵面色正常,身為國家要員的他們,也早就知道了這件事,當然,他們也知道被路易召來是所謂何事。
路易簡單的一句說完事情後,便神情認真地說:“教皇克雷芒十四世既然已經被刺了,那麼新教皇的人選便要立即選出來。在新教皇的問題上,我想請教你們,法蘭西應該站在何種立場?”
“陛下,那位新教皇庇護六世,是前兩位教皇的重臣,他的立場應該和前兩位教皇的立場相似,所以,我建議我們可以支援他。”舒瓦瑟爾公爵說。
路易點了點頭,又看向伏爾泰。伏爾泰在發現路易的注視後,微微一笑,說:“陛下,您不應該問我這種問題,您知道我對教會並不感興趣。”
路易聽後,不禁笑了笑,說:“我的首相,正是因為你對教會不感興趣,所以我才會召你前來。你不會將教會當做什麼聖潔之地,所以也就可以做出最公正地判斷。”
伏爾泰低垂下頭,略微想了想,而後抬起頭說:“陛下,我曾經聽人提起過那位所謂的庇護六世。”
路易一聽便感了興趣。他知道伏爾泰在任職內閣以前從不會去在意有關教會之事,特別是遠在羅馬的教廷中的事,但自從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