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64部分

榮昌盛。

乾符五年至乾符六年,不僅幕府倉庫豐裕,便是各地州縣府庫,還有義倉,亦皆豐實。整個李璟治下,各州縣中,糧食連續兩年時間穩定在了每斤大米五文,鬥米不過二十幾文,石米也才六百文錢。其實如鹽、油、布這幾樣最重要的民生物品,價格都穩定在一個很便宜的數字。

而這個時候的大唐其它各地,米價每鬥至少五六百文,是登州米價的二三十倍。

普通農民如今納糧之少,更讓他震憾。原來在幾年前,一個普通百姓每年的兩稅錢在四千錢至六百錢之間,這還另外要交納一些地方的加徵錢。可現在,百姓一畝地的田賦和丁役錢加一起,一畝才交十文錢,戶錢廢除,加徵廢除,一戶百畝田地,也才總共納一千錢。最關健的是,納了這一千錢,從此還不用徵瑤役,納的錢裡已經包括了這筆代役的錢。

原本在李汭看來,這樣的稅制改革雖好,可藩鎮錢糧哪來?

但事實上,李璟這幾年越來越富,百姓同樣越過日子越好,這事情簡直就是不可思議。

李璟的富裕程度,讓李汭驚訝。

以登州來說,如今的登州城是原本的十倍,人口超過百萬。登州港更是繁華無比,整個城幾度擴建。如今登州內的官道,全都是青石鋪成的平坦大馬路,四輪馬車全部可以順利暢通。而且登州大搞工商建設之餘,還有餘力大興水利,修葺道路,溝通河渠。

說登州路不拾遺絕沒有錯,甚至在登州找不到一個乞丐。

官府設有專門的機構收養棄嬰孤兒,與無人照顧之老人。

登州的學校更是密整合群,幾個學校區更是連綿成片。識文斷字的孩童越來越多,甚至還有諸多專門的女校。甚至還有大量商行開設的技術學校,培訓工人同時,也教導文化知識,並有專門的醫學院。

僅在登州,各種報紙雜誌就有二十餘種。

在繁華的經濟之下,登州到處都能見到各國之蕃商,甚至有大量的蕃商落戶登州,在此開店設鋪。

登州拍賣行每週一次的大拍賣,都能湧入上萬人競拍各種珍貴商品和新技術。

登州競技場如今的馬球聯賽。每次比賽都能吸引數萬人觀戰。

如今光是登州一城的商稅。已經是駭人聽聞。登州海關去年一年的海關稅收。就達到了六百多萬貫之多,這筆錢,甚至是當初廣州市舶司的十倍之多。

而整個東北道如今的商稅因戰爭原因,上升到十稅一,去年一年東北道的商稅加起來就高達三千餘萬貫。

更何況,登州大量的工坊都是屬於李璟的作坊。去年一年,這些作坊創造的利潤更多達一千餘萬貫。

而且現在官方還有十支遠洋船隊,每支船隊都超過二百艘海船。一次出行人數至少五千餘人,十隻商隊就足有五萬餘人。而且在國內也還有數十支商隊。

光是這些商隊去年一年就給李璟帶來超過一千萬貫的收入。

乾符五年,李璟藩鎮的財政收入達到了四千餘萬貫,其中賦稅兩百餘萬貫,另外鹽、茶、鐵、礦稅加起來三百餘萬貫,而關稅達到一千萬貫,工商稅更高達三千萬貫,加一起,財政收入四千五百餘萬貫。

另外,大量的工坊商鋪。還有遠洋的船隊等,為李璟私人賺取了三千餘萬貫的利潤。

幕府雖然一面移民開發東北。一面不斷擴軍,支出海量,但李璟私人內庫的收入加上藩鎮財政收入,多達七千餘萬貫。這個數字,已經極為驚人。

唐玄宗時,錢粟絹等加起來歲入五千餘萬貫。唐德宗時,實行兩稅法,全國歲斂錢二千五十餘萬緡,米四百萬斛,以供外;錢九百五十餘萬緡,米千六百餘萬斛,以供京師。德宗時全國一年錢三千餘萬貫,米兩千餘萬石。

唐德宗時米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