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見不好對程元振說他之所以這樣是因為被趙子良架空了權利心情鬱悶之下才形體消瘦成這樣的,畢竟這種事情說出去別人也不大相信,再者這對於他而言可不是什麼光彩的事情,他只是勉強笑道:“本官已經病了有一段時間了,身子總不見好,倒是讓程公公擔心了!”
程元振連忙道:“哎呦,王使君可要保重身子骨啊,聖上對使君還要委以重任呢!”
王正見當即對長安放心拱手道:“臣願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程元振點了點頭,左右看了看,問道:“北庭方面重要大員都來了嗎?”
趙子良道:“人差不多都到齊了,不如開始吧?”
“那行!”程元振說著就往香案前一站,從旁邊個小太監手中接過明黃色的聖旨展開開始念起來,王正見、趙子良等北庭方面的重要官員和將領都一起下拜聽旨。
原來這封聖旨的大意是原安西副都護、四鎮節度使高仙芝入朝遷右金吾衛大將軍,安西副都護、四鎮節度使一職由王正見調任,王正見調任之後,北庭都護府都護、行營節度使一職由趙子良升任。
王正見聽完聖旨後大喜,只感覺神清氣爽,心中鬱悶之氣全消,他早已經被趙子良架空,如今調去安西便能擺脫趙子良的控制了,如何能不高興,當即叩首高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其他官員也紛紛高呼:“萬歲!”(未完待續。)
第629章 撿來的便宜
王正見領了聖旨之後歡天喜地地離去,留下官員也都紛紛向趙子良祝賀,趙子良打發走官吏們之後,正要設宴找到程元振,程元振笑著上前拱手道:“恭喜趙將軍了!”
趙子良卻道:“升官我當然高興,只是此事讓我有些不解,不知能否請程公公解惑?”
程元振喝著茶,笑道:“雜家如果知道自然會告訴將軍,將軍想知道什麼?”
趙子良起身在內堂踱步,一邊走一邊說:“節度使一職是封疆大吏,我聽說李林甫為了防止邊鎮節度使進入中樞取成為宰相取代他的位置,因而自己辭去了朔方節度使,舉薦了安思順接任朔方節度使之職,以他與我趙某人的過節,他怎麼會看著我接任北庭節度使?”
李林甫身兼數職,不僅在朝中當任宰相,還遙領安西大都護、單于副大都護、朔方節度使等職,安西大都護和單于副大都護可以遙領,這兩個職務已經沒有什麼實權,但是朔方節度使一職乃是邊鎮實權一把手,這個位置絕對不能長期遙領甚至空置,否則會出大問題,太子、朝中其他大臣甚至是皇帝都不會任由朔方節度使一職被李林甫遙領太久,朝廷遲早要派其他人前往靈武接掌朔方節度使一職,李林甫是宰相,當然不能親自去靈武上任,因此李林甫自己先交出了朔方節度使一職的職位,並舉薦了安思順當任朔方節度使一職。
有資格當任朔方節度使一職的人不止一人,為何李林甫都要舉薦安思順當任朔方節度使一職?因為當朝有資格當任朔方節度使的“番將”唯獨安思順一人,正因為他是番將,李林甫才舉薦他,如果是漢將,李林甫才不會舉薦,也不會允許漢將當任朔方節度使一職。
自從唐朝開國以來,番將之中出現了不少有名有才的番將,如阿史那道爾、契苾何力等人忠勇有才略,都不曾當任邊鎮節度大將,唐朝都是以重臣領節度使以節制這些番將。在開元年間,張嘉貞、王晙、張說、蕭嵩、杜暹等人皆以節度使入朝出任宰相,李林甫鑑於以前有邊鎮節度使入朝當任宰相的先例,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不得不想辦法阻止邊鎮節度使入朝,於是他就想到如果讓那些番將當任節度使,他們就沒有機會當任節度使了,因為這些番將大多不識字,且由於是異族人,朝廷是無論如何不會讓這些異族人當任宰相的,所以只有重用番將,才能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