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況,正常,滕迅和遠方現在是誰也奈何不了誰,僵持下去了,這個時間早著呢。
我看啊,兩邊有的斗的,沒個幾年都不一定能看到結果。”
“這倒也是,兩邊使用者都這麼多,又不是非要選一家,另一家幾億的使用者幾天就沒了。”
幾億的使用者,透過正常手段競爭,哪怕流失,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一款千萬級使用者的產品,就算被巨頭擠壓市場,也不會瞬間死亡。
更別說遠方和滕迅了,這兩家使用者都是幾億為標準,任何一家使用者跌下一億之前,都還是有戰鬥力的。
當然,他們這些巨頭,一旦使用者跌下一億,那就算不死,也徹底沒落了。
也許還能存活下去,就如微信崛起的時候,一大批同型別軟體最後還是有不少殘留了下來。
可這樣的苟延殘喘,對這些霸主企業而言,那種落差不是他們能接受的。
曾經走到了那個高點,他們就很難接受跌落的事實。
易趣當年還是碾壓掏寶的存在,可當市場被佔據,易趣雖然還活著,甚至活到了現在,在電商平臺當中也有不小的名氣,可那又如何?
對方現在就是個笑話!
業內人士提起來,都是當年當年如何,易趣這個曾經的霸主,為何會落到這個地步?
甚至對方的案例,成為了商界研究電子商務崛起必看的案例。
這是褒揚嗎?
是誇獎嗎?
不是,這是扎針,一次次的扎針,一次次的戳他們心窩子。
譚海英寧願來遠方,都不願意再回去,就是受不了那種同情,可憐,可惜的目光。
外人同情他們,為他們感到可惜,覺得當初他們要是沒有敗給掏寶,現在遠方都不如易趣。
可這些人根本不懂,譚海英他們需要的不是憐憫和可惜,這些目光,更像是嘲諷。
如果滕迅也到了易趣這地步,馬華騰不用任何人說,他第一個就會放棄滕迅,要不併入遠方,要不交給別人,他自己是不會再留在滕迅的。
那時候的滕迅,也不是現在的滕迅了,更不是他馬華騰的滕迅。
……
夜色漸漸降臨。
這一晚,無論是李東還是馬華騰,都沒有熬夜,也沒有留在公司。
這兩人都早早地回了家。
現在一切都安排好了,一切都準備好了,除了等待,他們都沒有任何辦法。
與其在公司煎熬,還不如回家好好睡上一覺,養精蓄銳,保持充足的精神等待接下來的戰鬥。
而這一晚,他們在休息,其他人卻是沒有休息。
absa還在和naspers談股票抵押權的事,absa沒有讓對方放棄贖回的權利,而是督促對方提前贖回。
實際上他們打的什麼目的,naspers很清楚。
李東又不是隻和absa一家談過融資的事,可到底要不要放棄贖回權,還是現在就提前贖回,支援滕迅一次,naspers真的難以取捨。
最終,naspers那邊達成了一致,再等等!
看滕迅的情況,看對方有沒有逆轉局勢的希望,看股價還能不能漲上來。
一旦跌破50港幣,那趁著這時候出手,怎麼著也能賺一筆才對,不至於血本無歸。
可要是漲上去了,那他們馬上動用資金入場,順便再贖回股份,這樣也算填補了之前沒有救援滕迅留下的隔閡。
而贖回absa手中的股權,再動用資金回購股份,他們手中持股比例會再次上漲一大截。
那時候,naspers再次放棄投票權,全力支援馬華騰團隊,對方應該感激涕零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