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側百步之內。
“撤!”劉禮濤一聲令下,引箭輪射的自由軍戰士在射出手中箭後,不再半蹲引箭,而是自特意留出的隙縫中按原先定好的計劃往後撤退——退開後的地方,又亮出早已佈置好的漁網陣!
對於步行的自由軍戰士,那些彎彎曲曲的漁網間的隙縫足以從容退卻,而對於並騎策馬奔騰的玉龍精騎,除了衝入魚網外,別無選擇!
遊坤見隱藏在自由軍身後的漁網陣再現,自知不能倖免,與其被緩緩困死,不如以高手合力衝殺,殺一個夠本,殺兩個有賺,當即縱身高呼:“親衛隊隨我來!八騎齊衝!”一馬當先衝向漁網陣,近兩百精銳親衛高手緊隨疾馳向已開出的通道!
明知那是一條通向死亡的道路,玉龍精騎卻毫無畏慎,全是視死如歸之色。秋氏家族對治下的大多平民和奴隸殘酷剝削,對待所轄的軍隊卻是出名的慷慨:一名最低階的正規軍士,除了王國給予的每年六金幣的軍餉外,家族還要從封地收入和家族生意所得中拿出錢來每年補助四金幣,遇軍功還另有賞金。對戰死者的遺屬和傷殘者除有一次性撫卹二十金幣外,還有每年五金幣的定餉。軍官當然更不必說。要知道,在華龍大陸絕大多數地方,每年有五個金幣便足以讓一戶五口之家過一年溫飽生活。而對臨陣脫逃者,未戰而降者,叛變投敵者,秋氏家族卻不僅以殘酷的手段追殺本人,還要禍及家人,被抄家滅門者也不在少數。
玉龍軍戰力強悍,並非無因。自由軍幾度與玉龍軍交戰,除了以迷香擒得數百人外,玉龍軍在極度不利的情況幾乎從無投降之人,實與秋氏對軍隊統御之術有關。
遊坤前面的數十騎將通道推進了十餘步便陸續倒在亂箭之下,自由軍且射且退,仍與通道最前端保持著三十步左右的距離,遊坤左盾護住面門頭部,右手鋼槍貫注真氣,不惜大耗真元,使出秋氏名震天下的“秋風落葉”槍法,不僅將全身及座下馬匹護住,還帶起漫天狂風,將戰馬前面兩丈內的雜物盡數卷飛。衝至漁網前時,槍尖觸地橫掃,強大的氣勁將面前方圓兩丈多內八張漁網連同下面的樹枝亂木一起卷飛!如是連續三槍,距離自由軍前陣弓箭手已不足二十步!
“殺!”眼見敵軍就在眼前,玉龍精騎既為遊坤的神勇喝采,又藉機渲洩先前積下的鬱悶之氣——只要衝入自由軍中,以這兩百名親衛精銳騎士的實力,便可大開殺戒,像收割稻草一樣收割人命!
在陣列中間的劉禮濤見身著中隊長盔甲的遊坤槍法精湛,來勢兇猛,只怕不下六品高手級數,立即對身側手執強弓箭一字排開、卻一直未動手的三十名高山族戰士下令道:“全力狙殺!”
“嗖!嗖!嗖!”十枝帶著異嘯的利箭破空響起,帶著似烈火在燃燒的奪目光彩,幾乎在弓弦響起便飛臨遊坤不足一丈!緊接著又是十枝!再有十枝!
高山四十八箭!
躲入阿郎山區的高山族人,無人未聽說過“高山四十八箭”的威名。玉龍官軍數次入山圍剿,勞師無功,多半與這“高山四十八箭”有關!高山四十八箭代表四十八人——四十八名功力只有五品、六品之間的高手,卻是高山族真正的精英!他們的武功或許及不上玉龍軍的一些大隊長、甚至中隊長,但因專擅練箭,箭技已達出神入化之境,借地形之利和配合之妙,死在他們箭下的玉龍軍六品以上高手少說有數十人,其他五品及以下的高手則難以計數!
這次助自由軍與玉龍軍大戰,也是關係到高山族能否藉此中興的關鍵之戰,一向以守護阿郎山區為首要,連半年前銅礦營之戰也僅出十人參戰的高山四十八箭,這次竟在苗幽蘭和穆山柱帶領下傾巢而出!呂經緯等人為保證盡殲玉龍精騎,將三十人派往劉禮濤處聽用,而劉禮濤全部帶在身邊,便是防敵人以高手衝陣!
三十道貫注強勁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