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國在公元前680年,也就是15年前,鄭厲公奪回國君寶座之後,與齊國在鄄(音同娟)結盟,加入到齊國陣營中,但沒有想到鄭厲公是一個老狐狸,根本不顧齊國幫助他復國的情義,腦子裡只有利益,在公元前679年和公元前677年兩次退盟,導致齊國只能暫時放棄西面的局勢,到現在為止,已經有九年。鄭厲公已經死掉,目前是他的兒子鄭文公執政。
陳國在公元前681年的北杏盟會中就加入到齊國陣營中,之後,在鄄、幽兩次盟會都有參加,最後一次合作是在公元前675年,那是八年前,齊宋密謀一起攻打魯國,當時魯國派公子結為陳國做“媒婆”,從衛國迎接新娘到陳國,結果反中管仲之計,把新娘扔在半道。但是,後來有兩個原因導致了陳國和齊國斷絕了交往。
一個是陳國的陳媯在公元前676年嫁給了周惠王,成了周王室現在的王后,陳國政府便有了自傲的心理,畢竟名聲上高人一等。而鄭國和魯國分別反動,齊國在這些問題上節節失利,威望降低,所以,陳國也就不大去巴結齊國,不是“大山”就不需要去靠。
另一個原因就是因為齊國接納了從陳國逃出來的*羽敬仲,並且封他做了齊國的“工正”,在當時的陳國國君陳宣公看來,齊國就分明是與陳國政府為敵,包庇他們要剷除的政敵。這樣一來,兩國的關係就逐漸疏遠,不往來就等於斷絕了關係,也就不在齊國的陣營中。
現在要解決鄭國和陳國的問題,管仲既沒有選擇武力壓境的方式,也沒有選擇以德服人的計策,而是選擇了利用“關係網”的方法。在整個春秋霸業的征程中,齊國的對外征服提供了很多種範例,表現出一種“隨機應變”的智慧。
其實,利用“關係網”並不是在這裡第一次使用,像管仲把哀姜嫁到魯國也是在利用“關係網”。《左傳》莊公二十七年傳中簡單地記載:“夏,‘同盟於幽’,陳、鄭服也”。沒有詳細說明陳國和鄭國為什麼臣服於齊國,先前也沒有*問罪兩國的記載史料,那麼陳國和鄭國為什麼突然臣服了呢?唯一的可能就是管仲利用“關係網”。
關係網的利用
先說鄭國,早期鄭厲公執政的時候,如同一隻老狐狸,狡猾地脫離了齊國的政治輻射圈,自立門戶,當時怕齊國再次來*,就派了叔詹到齊國去名正言順地退盟,結果,被齊桓公關了起來,後來,奇特地逃出了大牢。
叔詹能逃出大牢的猜測就是他和管仲做了一筆政治交易,後來,“五大夫謀反”事件齊國居然沒有插手也說明了這一點。現在,鄭國剛剛換了新的國君就馬上回到齊國陣營之中,有點莫名其妙的感覺,即沒有武力威脅,也沒有施德,什麼原因呢?就如先前的猜測,是管仲和叔詹做的政治交易,那個交易是很合適的。
管仲當時認為老狐狸不容易收拾,對付不了,計謀上勝不了你,那我和你比壽命總可以贏吧。沒幾年,鄭厲公死了,新君上臺,叔詹就成了權力很大的顧命大臣,加上他本來就是“親齊”一派的,自然會主導鄭國向齊國靠攏。
公元前667年,齊國在幽這個地方召開盟會,叔詹按先前的允諾,去新君面前說明利弊,告以齊國的強大。
剛做上鄭國國君的鄭文公肯定要問:“齊國那麼強大我爸爸怎麼不怕呢?”
“那是以前,齊國現在已經羽翼豐滿,你看看去年,不動聲色就把徐國收復了,我們比徐國也強不到哪裡去,參加盟會也是為百姓免受遭殃。”初出茅廬的孩子嚇唬幾句話就害怕的,主要是鄭厲公生出的不是隻狐狸。
於是,鄭國就參加了此次盟會,重新回到齊國的陣營之中。
那麼,陳國是透過什麼樣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