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4章 擅闖御書房

皇帝看著文武百官們,無奈嘆口氣,乾脆開口:“徵西將軍蔣紹函再次上奏,希望赦免駐守在雁門關的鎮興侯章定廉一家的罪行。朕這裡還有雁門關全城百姓的請願書!各位愛卿怎麼看。”

皇帝的聲音在金鑾殿內迴盪,文武百官紛紛抬頭,目光交匯在這座象徵著權力與威嚴的殿堂之上。殿內的氣氛頓時緊張起來,眾人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宰相嚴文盛走上前來,神情嚴肅地說:“啟稟陛下,徵西將軍此舉,或許是出於對章定廉一家的同情。然而,國法如山,若輕易赦免罪犯,恐怕會引起朝廷內外的不滿。還請陛下三思。”

皇帝微微點頭,看著嚴文盛,眼中閃過一絲讚許:“嚴愛卿言之有理。但朕也不能無視雁門關百姓的請求。章定廉一家鎮守雁門關多年,為西魏邊疆安寧立下赫赫戰功。若是一味追究其罪行,恐寒了功臣之心。”

這時,武將行列中的徵西將軍蔣紹函挺身而出,面向皇帝,慷慨陳詞:“陛下,微臣認為章定廉一家罪不當誅。他們一家三代守關,為西魏付出了無數心血。此次犯事,或許是一時衝動。若能赦免其罪行,微臣願意擔保他們一家今後必定嚴守國法,為國效力。”

皇帝看著蔣紹函,眼神中閃過一絲疑惑:“蔣將軍,你可知章定廉一家犯下的罪行?他們私吞軍糧,導致邊關士兵餓肚子上陣,這可是動搖國本的大罪!”

蔣紹函回答:“陛下,微臣深知其罪行的嚴重性。但微臣也瞭解章定廉一家的忠誠。若能給他們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他們必定會感激陛下恩德,為西魏邊疆安寧再次立下赫赫戰功。”

此時,文臣行列中的翰林學士鄭慶鵬站了出來,他神情沉重地說:“陛下,微臣以為,蔣將軍所奏不無道理。但赦免罪犯,必須經過朝廷重重審查。微臣建議,先將章定廉一家押回京城,交由大理寺嚴查,若證據確鑿,再行定罪。”

皇帝沉思片刻,點頭贊同:“鄭愛卿所言極是。傳令下去,將章定廉一家押回京城,交由大理寺審理。至於徵西將軍,你既然如此擔保,朕便給你一個機會。若章定廉一家確實能改過自新,朕便赦免他們的罪行。”

文武百官聞言,紛紛點頭,表示贊同。皇帝看著眾人,神情嚴肅地說:“各位愛卿,西魏興亡,匹夫有責。朕希望你們能夠時刻牢記職責,為西魏安寧繁榮共同努力。”

這時,殿外忽然傳來了緊急的訊息,一名太監急匆匆地跑進來,上氣不接下氣地說:“陛下,不好了!邊關急報,敵軍突然大舉進攻,雁門關告急!”

皇帝聞言,臉色頓時變得凝重起來。他看著文武百官,沉聲說:“各位愛卿,西魏有難,正是考驗我們的時候。朕命令,立即召集所有將領,商討應對之策。”

文武百官齊聲應諾,紛紛退出金鑾殿,去準備應對這場突如其來的戰事。

……

御書房內,喬智宇站在御書房的中央,眉頭緊鎖,目光復雜地看著杜雲笙。

杜雲笙穿著一襲淡紫色的長裙,靜靜地站在那裡,手裡那塊令牌在陽光下閃著寒光。她的眼神堅定而冷靜,面對喬智宇的疑惑,她並未有任何的解釋。

皇帝坐在御書房的上座,眼神深沉地盯著杜雲笙,語氣淡淡地問道:“杜夫人,你手中的令牌是從何而來?”

杜雲笙微微抬頭,目光直視皇帝,語氣平靜:“這是先帝賜予我祖父的,代代相傳,如今在我手中。”

皇帝微微一愣,沒想到杜雲笙會如此直接地回答,他看著杜雲笙,眼神中閃過一絲複雜。他自然知道這塊令牌的來歷,那是他的祖父為了感謝杜雲笙的祖父在戰場上的救命之恩,特賜的。

喬智宇眼神陰沉,他沒想到杜雲笙會如此直接地揭示令牌的來歷,他深深地看了杜雲笙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