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顧燮心中只有一個目標,那就是有一天能超越他的父親,讓所有人都知道,顧家顧燮,同樣驚才絕艷,不輸其父。
然而顧淮之的腳步實在太快了,顧燮成為歷史上第一個六元及第的狀元郎時,顧淮之在推行醫保;顧燮在翰林院技壓群豪時,顧淮之擼起袖子準備開海運;好不容易等到顧淮之退隱,顧燮成功進入大晉權力中心後,退隱後的顧淮之又弄了個百工學堂,在大晉的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於是顧燮終於想明白了,想要超越他父親,這輩子都不可能的。他這個兒子也只是少年不懂事偶爾鬱悶一下,長大後便拋卻了自己這些不切實際的想法,偶爾也在心裡憧憬一下夢想成真的情景。
和顧淮之同時期的人才叫一個悲哀,大晉不缺天才,但所有的天才在顧淮之面前都瞬間黯然失色,和顧淮之處在同一個時代,是所有天才的不幸,也是他們的幸運。不幸是因為碰上的對手太強大,如同一座永遠不可逾越的巨峰一般死死壓在他們的頭頂,幸運的是,他們能跟著顧淮之一起,開創一個全新的時代。讓聖人所說的「老有所養幼有所依,鰥寡孤獨廢疾者有養」成為現實。
滿腔抱負和熱血,終於有了用武之地。
顧燮少年時有著同顧玦一樣的不羈性情,步入仕途後逐漸成熟,是傳承顧淮之思想的繼承者。父子倆加起來總共歷經六代帝王,因為執政期足夠長,顧淮之當年的一切設想都逐漸成真,在顧燮晚年,大晉百姓大半已經脫貧,經濟空前繁華,軍事也不遜強漢,萬國來朝,國力強盛到巔峰。
百姓們最喜歡將顧氏父子放在一塊兒,吹了一大段彩虹屁後再說上一句虎父無犬子。
再次聽到這樣的話,年老的顧燮已經不會像少年時那般驕傲又彆扭,反而能發自肺腑地一笑,淡淡說上一句,「我比阿爹差遠啦!」
就像當年他送走父親時,父親拉著手含笑說以他這個兒子為榮一樣,顧燮這一生,都為自己有顧淮之這樣一個親爹而感到驕傲。
權傾朝野不足誇,惟願生為顧氏兒。
徐清漪番外
徐清漪一直都覺得自己是個幸運的人。本該是命途多舛的落難世家女,卻因為徐家的好心被當作徐氏嫡女養大,有真心疼愛自己的家人。
長大後又順利嫁給了她名義上的表哥,顧淮之。
那時候,徐清漪還以為這不過是正常計程車族聯姻,不明白自己將要掉進怎樣一個福窩。
她的郎君,有著世間最俊美的相貌和出眾脫塵的氣度,更有著一顆,這世上最為寬和仁善的心。
年輕時顧淮之雖然忙於公務不能每天都陪在徐清漪身邊,但徐清漪依舊覺得幸福得不得了。她的郎君,生活乾淨得讓她充滿了安全感,永遠都不用擔心妾氏通房的問題,在孩子的教養上也不會當撒手掌櫃,兩個孩子的成長都有他的參與,徐清漪這個親娘當得十分省心。
後來,等到顧淮之清閒了下來,有了更多的時間可以陪著徐清漪。
徐清漪這才驚覺,自己竟然已經和顧淮之攜手半生,才有那麼一瞬間,覺得自己有些老了。
就在前不久,徐清漪閨中好友前來找她說話,言語間都是對她的艷羨,還誇徐清漪保養得好,都快當祖母的人了,竟然還跟年輕的小姑娘似的,還向徐清漪討要保養秘方來著。
徐清漪心說自己哪有什麼秘方,無非就是生活順心,沒有煩心事罷了。
現在突然意識到自己老了,徐清漪竟然也沒太大的焦慮,似乎有了面前這個人的陪伴,就連老去,都變成了一件幸福的事情。
後來,燮兒成了親,有了孩子。她的郎君竟然又變成了孫女/奴,成天把嬌嬌軟軟的小姑娘抱著到處跑,親自替她開蒙,為她做各種小物件,更是從小就開始